(三)(2 / 2)

“其九,京军到边地,暴露出京营空虚、兵士软弱之弊,让蒙古人看到空子,只怕会引来兵祸;

“其十,西北九边九镇共同对敌,互相策应,正是唇齿相依,现在忽然调动兵马,倘边关有失,谁来负这个责任?”

一个老臣子,跪在皇帝面前转眼间说出这么一大篇道理,李东阳果然还没老。弘治朝传颂的“李公谋刘公断”真是名不虚传。

可李西涯谋略再深也劝不动朱厚照。

正德皇帝命令京军、边军互调,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边军彪悍勇猛,能骑善射,可以陪着皇帝行围射猎,或者玩个“行军布阵”的花样给皇帝解闷儿。想不到自己设计的小游戏竟被阁老驳了,朱厚照心里很不高兴,冷冷地说:“老先生说话危言耸听,京师团营兵精将勇、器械精良,和蒙古人对阵绝无疏失。何况朕此次只调宣府军三千人进京,区区兵力能影响什么?”

“可此例一开,以后……”

李东阳话还没说完,朱厚照已经站起身来:“不必说了。朕意已决,内阁拟旨就是了。”说完转身就走,把李东阳扔在了东暖阁里。

见皇帝从暖阁出来,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赶紧一溜小跑跟在身后。朱厚照出了乾清宫,上了銮舆,吩咐张永:“朕到南海子散散心,你去盯着内阁,赶紧把票拟送上来!”言毕,在一群太监前呼后拥下径自去了。

张永躬身相送,直看着皇帝出了乾清门,这才一路赶到内阁签押房,不想文书报说:“首辅被召进乾清宫说话,还没回来。”

这半天了,怎么李东阳还没回来?

张永只得一路又找回来。一进暖阁,只见李东阳还像刚才一样跪在御座前,低垂着头一动不动。这一下真把张永吓了一跳,以为老先生身子不好,出了什么事!赶紧抢上前来搀扶,见李东阳两眼通红,满脸都是眼泪鼻涕,原来是跪在御座下大哭了一场,一直哭到这会儿。

说实话,张永不是个软心肠的人。当年他和刘瑾一起斗败内阁,这次他又和杨一清一起算计了刘瑾,把昔日的老朋友千刀万剐,也没手软过。可现在眼看这个枯瘦的小老头儿跪在御座前哭成这个样子,张永也觉得鼻子发酸,忙把李东阳搀扶起来,小声劝道:“老先生,算啦!都这把年纪了还较什么真儿?将就着过得去就行了……”

李东阳抬起衣袖抹了把脸:“调边军入京的票旨内阁不予撰写!请张公公帮着劝劝皇上,一定收回成命,收回成命!”

回到内阁签押房,李东阳一句话也不说,搬把椅子坐在门口倔头倔脑地等着,看皇帝是回心转意,还是来治他这个首辅的罪。

都行!回心转意当然好,治罪也行,下诏狱打板子怎么都行,最好一顿板子把这个百无一用的老废物打死!

此时此刻李东阳什么都不在乎了,什么都不害怕了。要么皇帝像点儿样子,听他一句劝;要么就治死他李东阳算了。这个又瘦又弱窝窝囊囊的老东西,这个缩着脖子跟阉党混了三年的老王八!到今儿,还活着干什么?

这一等直等到下午,张永慢吞吞地走了进来:“老先生,皇上从南海子回来后,听说老先生……”说到这儿,忍不住偷看了李东阳一眼,把“皇上大发脾气,在乾清宫里拍着桌子大骂李东阳”的话咽了回去。

可张永毕竟是个奴才,皇帝骂人的话他可以瞒着,皇上让他传的口谕他不能不传,也不敢减省一个字:“皇上口谕:李东阳这是要干什么!朕就在乾清宫门前坐等,必得见了票旨才罢!”

皇帝的责问虽然凶狠,可李东阳脸上毫无表情,就像没听见一样。张永知道这老头子真是犯倔脾气了。要在以前张永未必会维护李东阳,可今天也不知怎么,这个老太监觉得自己真该护着首辅,不然,有些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老先生,皇上让京军边军互调,也有皇上的道理,你这么僵持下去是何苦来?”

沉默半晌,李东阳低声说:“京军边军互调的旨意内阁不予撰写!请皇上收回成命。”说完这句之后,就再没有二话了。

张永又在边上呆站了一会儿,无法可想,走了。

这一次乾清宫里再无消息。

李东阳孤坐在签押房,脑子里一片空白,也不知这会儿自己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就这么坐着,坐着,不知不觉天已大亮,张永又悄没声地进来了:“老先生,皇上已经发出内旨,直接送到兵部衙门去了……您在这儿坐了一宿了,回去歇息吧。”

内旨,内旨,皇上已经不拿内阁当回事了,不拿他李东阳当臣子看了,连骂都不骂了,连打都不打了,罪也懒得治了,干脆自己写了圣旨直接发到兵部去了,把李东阳和内阁都扔在一边儿了。

到这时李东阳才明白:为什么当年皇帝罢了刘健、谢迁,却硬要把他一个人留在内阁,原来皇帝只是利用他这个前朝老臣来制约刘瑾。这些年刘瑾祸乱朝政,欺凌百姓,贬官杀人,李东阳东挪西挡,忍辱负重,像只驮石碑的老王八一样苦撑局面,早先他以为是自己命苦,现在才知道,原来他这只老乌龟被正德皇帝留在内阁,根本就是做这个用处的。

现在皇帝把大权揽到手了,刘瑾倒台了,朝局稳定了,杨廷和、杨一清上来了,接掌司礼监的张永也不敢有丝毫跋扈了,朝廷里用不着他这个前朝留下来的老废物,也该被皇帝一脚踢开了。

亏他李东阳在朝廷混了大半辈子,真是傻到头啦!到这时候还在一厢情愿地想着为国尽忠,给皇帝卖命,还想把自己仅剩的这点儿骨血全都熬干,拼着命再去打造一个“正德盛世”。

笑话,真是笑话!传出去,把天下人都给笑死喽……

此时此际李东阳已欲哭无泪。半晌,终于从胸臆之间叹出一口气来,缓缓起身走出了签押房。

文名应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

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原来人家这个揭帖不是挖苦,倒是一句劝人的话。李东阳,真的该滚蛋了。

在内阁签押房坐了十几年,心血熬干了,气受够了,人也快死了。今天这一去,再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