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头皮裂伤,能不能拍CT(2 / 2)

颅脑损伤致使颅内高压的三个表现:剧烈头疼、喷射性呕吐、视**水肿。患儿在摔伤后没有出现症状,但是经过头部CT检查却发现有少量的颅内出血的情况,可不少见。

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头摔了后起了个“包”,就害怕得要命。其实这个“包”就是摔伤后细小血管的破裂出血,是在头皮部位,即头皮血肿。不用担心,几天内就会自行消退的,但是不可热敷,不可按揉。

医生在为患儿缝合时有什么技巧?

首先,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安抚患儿减轻其恐惧心理。

其次,在缝合室里准备好缝合用品和器材后再让孩子进入。很多患儿在进入缝合室后,因为刺眼的灯光或者消毒水的气味会更加恐惧,哭闹不止,加大缝合难度。把所有用品准备齐全后,迅速为患儿处理伤口,缩短患儿恐惧的时间,同时要轻拿轻放缝合所用的金属器材,孩子听到这些金属撞击声音后会加重其恐惧的心理。

最后,缝合时动作要轻柔,如果孩子已经懂事,可以多给予一些夸奖、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如果是头皮的缝合,缝线不应过紧,过紧会导致伤口处以后不长头发,影响美观。

石膏固定后应注意的事项

1. 观察末端的血运情况、感觉及运动情况。如出现剧痛、胀痛、麻木、肢端皮肤温度过低或指(趾)颜色发暗等情况,表明石膏缠绕过紧产生了压迫症状,应及时就医,需将石膏松解或拆除。

2. 石膏固定后,要抬高患肢,有利于血液循环,便于消肿。

3. 未固定的关节,如手指或者足趾应加强功能锻炼(屈、伸等活动)。

4. 注意保护外固定的石膏,禁忌用患肢提物、用力等,勿将下肢固定的石膏当“鞋”穿,致其折断、变形而不能起到固定的作用。

5. 当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时,要加强石膏绷带部位的保暖,防止因受冷致使患肢远端发生肿胀。过热时,保持凉爽,防止过多地出汗。

6. 石膏固定的患肢消肿后,石膏会出现松动,应及时复诊加固石膏。

7. 老年人下肢石膏固定后,应加强功能锻炼,鼓励**活动,协助翻身、拍背,防止褥疮、肺部感染和血栓的形成。

8. 注意卫生、保持清洁。

9. 出现瘙痒,不可自行拆除石膏进行抓挠。

10. 有伤口的患者发现石膏被血或渗出液浸透应及时就医。

11. 按时复查,不适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