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本文是弗洛伊德关于压抑问题的专论。其中对压抑的本质、原因、结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文和《论潜意识》、《有关移情的观察报告》等15篇论文,均系心理玄学方面的专论。它对领会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和防御机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能冲动的变化之一是在抵抗(resistances)中使冲动不起任何作用。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在某些条件下,冲动便进入了“压抑”(repression)[Verdr?ngung]状态。如果问题是在于外在刺激的运作(operation)上,所采取的适宜方式无疑便是逃避(flight)。然而,对冲动而言,逃避是没有用的,因为自我(ego)无法逃避自己。此后,反抗本能冲动的较好方式便是拒绝(reje),它是建立在判断(judgent,原文中对该词的注解为ion)的基础之上的。压抑是谴责(ion)的前期表现,处在逃避与谴责之间。关于压抑的明确阐释在精神分析之前是未曾有过的。
从理论上对压抑做出分析并不容易。本能冲动何以会有这种变化呢?这种变化的发生显然是有一定的必要条件的,即本能目的的实现应产生不愉快而不是愉快,而这种可能性却又很难想象。从来没有这样的本能:本能的满足总是愉快的。我们必须设想出一些特殊情形,有些过程使愉快性满足变成了不愉快。
为了更好地对压抑做出界定,让我们讨论一下其他的本能情形。有时候,有些外在刺激变成了内在的。比如,当饮食过度而伤害了某些器官时,一种新的兴奋源便产生了,并导致紧张度的增强。这种刺激与本能是十分相似的。我们这方面的经验可以用疼痛说明,不过,这种“假本能”(pseudo-stct)的目的仅在于中止器官的改变及相伴的不愉快,疼痛的中止不可能获得其他的直接愉快。此外,疼痛具有强制性(iperative),要去除疼痛必须改变受伤的器官或克服心理伤害的影响。
疼痛之情形根本无助于我们对压抑的认识。[296]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当类似饥饿的本能未获满足时会出现什么。此时,饥饿也变得具有强制性,除了得到满足,什么都是无用的[297],它进入了需要的持续紧张状态。然而,就压抑的实质而言,它绝不是轻而易举就排遣得了的。
因此,压抑绝不是在下列情形下产生的:本能未获满足的紧张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所以,机体的防御方法必须在其他的联结中予以讨论。
还是让我们集中在精神分析实践中的临床经验吧。我们发现,被压抑的本能是很可能获得满足的,而且,在任何情形下满足就其本身来说都是愉快的。但它与其他的目标和要求都是不相容的,于是便导致了有时愉快有时不愉快。这种情况的后果是为压抑创造了条件,即由不愉快招致的动机力量超过了由满足而带来的愉快。精神分析关于“移情性神经症”的观察使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压抑起初并不是一种防御机制(defensive is),只有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出现明显的“裂缝”(cleavage)之时它才会出现。压抑的本质在于将某些东西从意识中移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关于压抑的这种观点可做更彻底的说明,在心理组织(ntal anization)达不到这一阶段之前,避开本能冲动的任务是由本能可能出现的变化承担的。比如,转向反面或曲解自我(self)。
要对压抑的范围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做出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必须先搞清心理结构的连续性及潜意识与意识的区别,然后再更深入地探讨压抑的本质问题。这样,我们就可对临床观察到的压抑的特点作出十分清晰的描述,当然我们仍不可避免地会重复别处讲过的旧话。
我们有理由假定有一种“原始压抑”(prial repression),它是压抑的第一阶段,由被拒绝进入意识的本能的心理(或观念的)表征组成。有了它才出现了“固着”(fixation),此后表征保持不变,而本能则附着其上。这是由潜意识过程的特性所决定的,我们会在后面加以探讨。
压抑的第二阶段才是固有压抑(repression proper),对压抑的表征的心理衍生物产生影响,或对与此有关的其他思想链(tras of thought)发生作用,这些观念或思想具有同样被原始压抑的命运。因此,固有压抑便成了一种“后压力”(after-pressure)[298]。此外,仅仅强调意识对被压抑的东西的直接排斥是不正确的,重要的是,原始压抑的东西通过相互吸引可建立起新的联结。如果这两种力量不合作,如果被压抑的东西不随时准备接受被意识所拒绝的东西,那么压抑的目的也就毫无意义了。[299]
有关精神神经症的研究,使我们注意到了压抑的严重后果,我们很容易高估它的心理压力,从而忘记了这样的事实,即压抑并不阻碍本能表征在潜意识中的继续存在,阻止它组织各种力量建立新的联结。事实上,压抑仅使本能表征与一个心理系统(psychical syste)即意识的关系受到干扰。
精神分析还可使我们认识到压抑给精神神经症患者带来的其他严重后果。比如,本能表征在压抑下摆脱了意识的影响后,其发展更充分就更少受干扰。它在黑暗中扩散,用极端的形式表达,当它们转换成神经性的并呈现于神经症者时,通过让其看到奇异、危险的本能力量而使患者惊恐不已。这种本能的假象,源于未被抑制的幻觉发展和挫折满足的抑制结果。挫折满足的抑制与压抑的结合便导致了压抑真正意义的指向。
让我们再一次审视一下压抑的反面,如果认为压抑是对意识中所有原始压抑的克制[300],那也是不正确的。如果这些衍生物彻底脱离了压抑的表征,不管是曲解的结果,还是插入其间的联结数目所致,都可以自由地出入意识。对意识的抵抗似乎与原始压抑的距离(distance)有很大关系。在使用精神分析的技术时,我们总是要求病人尽量地释放被压抑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或因其间接性或因其曲解性,都可以通过意识的稽查。的确,我们要求病人给出的联想是不受意识的目的性观念影响和批评的,通过这样的联想,我们便形成了被压抑表征的意识性转移——这些联想显然属于间接的和曲解的。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观察到,病人可以编织成一个联想的网络,直到他能够反对某些思想,那么受压抑的便昭然若揭,于是他便被迫重复他的压抑。神经症症状同样如此,因为他们也是压抑的结果,通过自身的努力,方可将被意识否定的东西带到意识层面上来。[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