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yóu园yuán不bù值zhí(1 / 2)

宋sònɡ·叶yè绍shào翁wēnɡ

应yīnɡ怜lián屐jī齿chǐ印yìn苍ɡ苔tái,

小xiǎo扣kòu柴chái扉fēi久jiǔ不bù开kāi。

春色sè满ǎn园yuán关ɡuān不bú住zhù,

一yì枝zhī红hónɡ杏xìnɡ出chū墙qiánɡ来lái。

诗文大意

或许主人担心客人踩坏青苔,

我轻敲柴门许久也没人来开。

满园繁华的春色毕竟关不住,

一枝红杏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正是草长莺飞、百花齐放的江南二月。诗人兴冲冲地来到西湖畔一处宅院外——据说这家园中花木繁盛、美不胜收。诗人早就心生向往,所以兴冲冲前来拜访,想一睹园中春色。

他敲门许久,也没有人来开门。诗人想:可能是主人怕客人把院中碧绿的青苔踩上脚印,因此闭门谢客。这让他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正当他遗憾惆怅时,却发现一枝娇艳的红杏探出墙头,似乎那园中的春色太过饱满,以至于要溢出来了。这给诗人意外的惊喜,也让他有了独特的感悟……

细品词句

题目中的“值”是“遇到、赶上”的意思,所以题目的解释应该是“想游园而不成”。

这首小诗构思精妙,意趣丰富,在短短四句内,囊括了期待——失望——惊喜——领悟四重情绪的起伏;结构上也独具巧思,前两句、后两句都是所见与所思、前因与后果的倒置。

前两句写想“游园”而“不值”。

首句一上来就是诗人的猜想——估计是怕青苔印上木屐的鞋印,这句话似乎有点没头没脑。接着读第二句才知道诗人的猜想从何而来:因为他轻叩柴门许久,也没有人来开。本应是先敲门不开,然后产生猜想,此处却反了过来,先设置悬念,再讲出因由。我们从中可以感觉到诗人从期待到失望的情绪变化,他“小扣”,说明态度恭谨,不好意思打扰主人,“久”又说明他的期待之强烈。没敲开门,最后只好给出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主人怕客人破坏心爱的青苔,所以闭门谢客。

诗人感到失落,但没有恼怒,我们从词句中可以看出:青苔本是寻常植物,长在幽暗无人之处,主人住在“柴扉”之内,连青苔都格外爱惜,这样的主人是一位清雅、出世、不爱浮华的隐者形象。诗人没有责备,反而表达出一种尊重和理解,这是一种“寻隐者不遇”的惆怅和遗憾。

后两句是讲“出墙红杏”带来的惊喜和感悟。

同样是先写诗人的想法:这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然后写产生想法的原因:因为诗人见到一枝红杏从墙上蔓延生长出来。我们能感到诗人看到这枝红杏刹那的惊喜,之后他又似乎有所悟、有所得。他从这枝红杏猜想到园中的花木该是多么繁盛、春色该是多么绚丽,以至于装都装不下、关都关不住了。

这首诗还有个非常巧妙的地方——只用一点微小、具体的景致,就描绘出了大的春景。我们发现,诗人自始至终只看到了一枝红杏,但是这枝红杏却浓缩了满园的春色,而这紧闭柴门的花园,又浓缩了整个大自然的春色,以小见大,余味无穷。

正是因为这首诗的意趣丰富、跌宕起伏,后人对诗中的哲理有各种解读。例如,新生事物会冲破限制,脱颖而出,蓬勃发展;遇到挫折时不要悲观失落,生活中总有惊喜……其实,诗人未必想说明某个道理,可能只是在享受、赞美春天而已,我们可以发挥联想,做出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