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chánɡ歌ɡē行xínɡ(1 / 2)

汉hàn乐yuè府fǔ

青qīnɡ青qīnɡ园yuán中zhōnɡ葵kuí,朝zhāo露lù待dài日rì晞xī。

阳yánɡ春布bù德dé泽zé,万wàn物wù生shēnɡ光ɡuānɡ辉huī。

常ɡ恐kǒnɡ秋qiū节jié至zhì,焜kūn黄huánɡ华huá叶yè衰shuāi。

百bǎi川东dōnɡ到dào海hǎi,何hé时shí复fù西xī归ɡuī?

少shào壮zhuànɡ不bù努nǔ力lì,老lǎo大dà徒tú伤shānɡ悲bēi。

诗文大意

园圃中葵菜葱葱绿绿,等待着晨光晒干露水。

三月阳春播洒着恩泽,大地万物都生出光辉。

常常恐惧秋天的到来,草木变黄鲜花也枯萎。

光阴如百川东流入海,何曾会向西倒流回归?

人在少壮时不肯努力,到老只能徒劳地伤悲!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 ________2. 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汉代,春日清晨,诗人来到菜圃之中。他看到新鲜的葵菜上闪耀着晶莹的露水,郁郁葱葱;随着太阳升起,万物都在春光映照下焕发出光辉,一派生机勃勃。

眼前的景象虽令人欣喜,但诗人联想到时光易逝,等秋日来临,绿叶变黄、鲜花枯萎,这些植物会失去蓬勃的生命力。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年少时光就像这春天一样美好,但时不我待,如果不珍惜时间奋发努力,等青春逝去一事无成,就只能徒劳悲戚了。

于是,他用《长歌行》的乐曲写下这首诗,供大家传唱,勉励后人珍惜光阴、发奋努力。

细品词句

这首诗和《江南》一样,来自汉乐府,同样有平实朴素、贴近生活的特点。同时,这首诗巧用比喻,饱含哲理、意味深长,两千年来,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珍惜光阴、发奋努力、积极进取。

前四句写春光之美,写园中生机勃发的景象。

前两句从一种具体的事物——“青青园中葵”说起,在文学写作中这种手法称作“起兴”,就是诗文一开始先不直接切入主题、讲述事理,而是用某种事物来起头,这首诗就是借用葵菜来“起兴”。“青青”是形容葵菜新鲜、葱绿的样子,为之后比喻青春奠定了基础。朝阳之下,叶片露珠闪耀,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

接下来太阳升起,阳光照耀大地,诗人把春日的阳光形容成“德泽”,这是大自然施与的恩泽。阳光遍洒大地,诗人的视角也从葵菜扩展到自然万物,花草、树木、瓜菜都沐浴在阳光中,生出了“光辉”,生命力勃发,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对春天的礼赞,暗含着对青春的礼赞。

接下来的五、六句笔锋一转,从描写眼前的春景转而描写心中的忧虑。“常恐”似乎是代万物发声,更是道出诗人和世人的忧惧。时光流逝,春夏过后秋季来临,“焜黄华叶衰”与前句的“青青”“光辉”形成鲜明对比,眼前越是蓬勃美好,这种忧惧就越强烈,“时不我待”的感觉也就越强烈。

到这里,以“万物”作的比喻已经讲完了,但只是讲了春与秋、青春与衰老的对比,诗人觉得对时间流逝的形容还不够,因此在七、八两句又抛出一个更有冲击力的比喻,反问的句式更增加了情感力度——天下河川东流入海,都是一去不回的,哪见过倒流的呢?时光的流走、青春的消逝也是如此,一去就再也不会返回了啊!

最后两句,正面阐述主题,总结全诗,成为千年传诵的格言警句。时光一去不返,人总会老去,如果少壮时不知努力,虚度光阴,等到老去后就只能徒劳伤悲了。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比喻贴切,说理过程严密,极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