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古诗词超有趣(全六册) > 闻wén官ɡuān军jūn收shōu河hé南nán河hé北běi

闻wén官ɡuān军jūn收shōu河hé南nán河hé北běi(2 / 2)

尾联顺着“还乡”展开狂想,四个地名一贯而出:从此处乘轻舟,穿过“巴峡”与“巫峡”,到达“襄阳”后,直奔“洛阳”,似乎弹指之间,诗人已经回到了家园。其中襄阳留下了杜甫的足迹、洛阳是杜甫的家乡,这两处对他而言都有特殊的意义。在这疾驰如飞的狂想中,诗人的喜悦和期盼达到**,全诗也在畅快淋漓的情绪中结束。

这首诗感情奔放,奔涌直泻,后人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这个“快”字既有语言的奔涌喷发之感,又有还乡狂想的迅疾飞掠之感,更有情绪的畅快淋漓之感,一气呵成,爆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讲个故事

出现在诗中的“诗圣”之妻

杜甫三十岁才结婚,在那个时代算比较晚的,而且杜甫一生只有这一位妻子,两人可以说是“白头偕老”了。唐朝社会开放,不少诗人有过风流的故事和传闻,但杜甫始终没有。

杜甫的妻子也出身官宦人家,是弘农县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杨夫人嫁给杜甫时才十九岁,比杜甫小十一岁。年轻时杜甫的家境还没那么差,他的祖父杜审言也是著名的诗人,曾经为官,两人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不过历史上没什么关于杨夫人的记录,她的身影偶尔会出现在杜甫的诗中,从中我们能读出,夫妻二人举案齐眉、情感深厚。

比如,“安史之乱”刚起时,杜甫身陷长安,他思念妻子,写下一首《月夜》。在诗中,他不直接写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想象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他想象妻子美丽的容颜因为思念自己而变得憔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他期待重逢:“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在描写自己历经艰险,回到家中的诗《羌村三首》中,写妻子看到自己归来,因惊喜交加而泪下的样子:“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夫妻二人终于能秉烛相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还有描写夫妻安身四川草堂之后温馨生活的《江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赶上天气晴好的日子,杜甫还会携妻子去划船,《进艇》中写道:“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有情投意合的妻子陪在身边,艰苦的岁月也有美好与温暖,双飞蝴蝶、并蒂莲花,正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当然,还有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得到天大的好消息,首先想起回头看看自己的妻子,而妻子和自己一样欣喜若狂,这是杨夫人对“诗圣”丈夫的理解,在这相视而笑中,两心相知,一切都在不言中。

诗歌本来就是用来承载和表达感情的,一向严肃、沉郁的“诗圣”写出这些诗句,反而更令人感动。最美好的感情,未必波澜起伏,平淡恒久的相守扶持更加不易,杜甫一生屡遭不幸,但幸好,始终有心爱的妻子相知相伴。

学个成语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

欣喜得发狂,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

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说段历史

收复河南河北的名将仆固怀恩

这首诗讲的“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历史,是说公元652年年底,大唐军队接连击败叛军,收复东都洛阳,击溃叛军余部的事。

当时指挥官军痛击叛军的,就是一代名将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人,唐太宗贞观年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部归降唐朝,所以仆固怀恩从出生就是大唐子民。他自幼习武,勇猛无敌,且为人忠义,后来成为朔方军中的一员勇将。

“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跟随郭子仪入关作战,他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在平定安史叛军中,仆固怀恩家族四十六人为国捐躯,可以说是“满门忠烈”。他的儿子仆固玢与叛军作战时“兵败而降”,但后来还是率部回归。仆固怀恩为严明军纪,竟然大义灭亲,将自己的儿子斩首示众,此举令手下将士无比震惊,在后来的战斗中,他手下的将领无不以一当百,宁死不降。

仆固怀恩为了给大唐寻找援军,到回纥借兵,为此他先后把三个女儿嫁到回纥和亲,为抗击叛军借来了强悍的回纥援兵。

当然,让仆固怀恩威震天下的,就是收复洛阳的战役,这几乎是大唐与安史叛军的“最后决战”。仆固怀恩率领大唐和回纥联军歼敌十余万,随后又以摧枯拉朽之势追击、全歼叛军余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但这样一位名将,最后却成了大唐的“叛将”,实在令人叹息。

“安史之乱”平息后,能征善战的功臣们反而人人自危起来,因为他们的声望、战斗力都会令皇帝和朝中大臣猜忌。郭子仪、李光弼都被夺兵权,仆固怀恩也满心不安。这时他的女婿——回纥可汗受史朝义挑唆,想带兵到大唐捞些好处,朝廷派仆固怀恩去劝说女婿罢兵。仆固怀恩知道自己已经受到严重的猜疑,但还是去劝阻了女婿。

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奉命护送自己的女儿女婿回漠北,河东节度使兼太原尹辛云京和宦官骆奉先怀疑仆固怀恩与回纥勾结,图谋不轨,上报了朝廷。唐代宗还是倾向于相信仆固怀恩,召他回京,但是仆固怀恩的手下劝他不要奉旨,警告他回去就有可能被冤杀。仆固怀恩不敢回去,越来越怕,越来越绝望,竟然真的起了反心。他的母亲知道了,举着刀要杀他,喊道:“我要为国杀了你这个反贼!挖出你的心来看看是红是黑!”

但仆固怀恩已经没有回头路。朝廷重新起用郭子仪,仆固怀恩手下的朔方军将士多是郭子仪的老部下,纷纷投降。仆固怀恩带着三百人逃到塞外,带着吐蕃和回纥大军,想要报仇雪恨,此时他已经成为真正的“叛将”,想必他心里也无比矛盾、愤懑,在路上就暴病死亡了。

唐代宗听到消息后遗憾地说:“怀恩并不是反贼,只是被左右所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