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chánɡ相xiānɡ思sī(2 / 2)

虽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和怀疑,但是比较纳兰性德与贾宝玉,也确实能找到许多相似之处:

从家世来说,明珠在康熙朝官至大学士,曾经权倾朝野,家里锦衣玉食,这个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时间大概接近百年。《红楼梦》中贾府也是这样,历经兴亡盛衰近百年。明珠还有别墅自怡园,位于西郊玉泉山,园林亭台楼榭,声势浩大,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的一比。

贾宝玉擅长诗词歌赋,而纳兰性德是清代享有盛誉的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中曾多次提到“红楼”,例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而且他还写过“葬花”的句子:“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纳兰性德也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据说他娶妻之前,曾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可是两人的感情遭到了纳兰母亲的强烈反对,有情人没有成眷属,纳兰后来娶了卢氏作为妻子。这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非常相似。

贾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入了佛门。纳兰性德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在经历了人世变化之后,常读《楞伽经》,自称“楞伽山人”。

后人分析,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纳兰性德熟识,他们少年时都是康熙的伴读,后同为康熙侍卫,彼此感情要好。曹家和纳兰家同样卷入清朝“九子夺嫡”的事件,在雍正年间家道败落,甚至遭遇抄家之祸,和《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一样,可以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综合来看,贾宝玉的原型未必是纳兰性德本人,但是很可能参考了这些大家族中的人物逸事。

学个成语

跋山涉水(bá shān shè shuǐ)

翻山越岭,徒步过河。形容长途远行、艰辛劳苦。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说段历史

清朝的“九子夺嫡”事件

清朝的康熙皇帝子女很多,据历史记载,康熙共有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不过,其中只有二十个儿子、八个女儿活到成年。

对皇帝而言,儿子多也苦恼,立哪个儿子为继承人是个难题。二阿哥胤礽是皇后所生,皇后生完胤礽后就不幸去世了,康熙皇帝和皇后感情非常好,早早就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可惜这个太子很不争气,后来被废。众多阿哥都卷入了争夺皇位的竞争,其中包括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这场竞争非常残酷,被称作“九子夺嫡”事件。

康熙十四年,康熙立刚满周岁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本来康熙对这位太子恩宠有加,一直把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可是,太子年纪渐长,变得骄纵蛮横、结党营私,逐渐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当时太子得到重臣索额图的支持,大阿哥得到纳兰明珠的支持,后来索额图获罪被杀,太子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康熙四十七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宣布废除太子,众多阿哥觉得时机已到,都开始了对皇位的争夺。

大阿哥胤禔是长子,可是一向不被康熙喜欢,他觉得自己无望,就向康熙提议立八阿哥胤禩为太子,又说要替父杀掉被废掉太子位的二弟胤礽,这反而让康熙极为寒心,对他严加训斥。同时,康熙也因此对八阿哥胤禩严加提防。这时,三阿哥胤祉又出来揭发大阿哥想以巫术加害胤礽之事,康熙于是将大阿哥囚禁。这也连累了大阿哥推荐的八阿哥胤禩,康熙把八阿哥也关押起来,后来才释放。

康熙对二阿哥胤礽还有感情,一年以后,又恢复了他的太子地位。可是这个太子又结党营私,三年后康熙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二阿哥一直被圈禁到死。

三阿哥胤祉见局势太乱,主动退出了竞争。

自这之后,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结为一党,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而十三阿哥胤祥则支持四阿哥胤禛。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故,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九子夺嫡”终于有了结果。

雍正皇帝掌权之后,八爷党人遭到清算,不仅这几个兄弟下场很惨,曾经支持八阿哥、十四阿哥的大臣也都遭到报复、清洗、抄家。曾在康熙年间风光无限的纳兰家、曹家等大家族,也都遭到打击和抄家,就此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