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jué句jù(2 / 2)

讲个故事

为何要在“人日”游杜甫草堂

在中国古代,把农历正月初七这天称作“人日”。根据神话传说,女娲创造世界,先用了六天时间创造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算作人类的“生日”,就这样把正月初七定为“人日”。

从宋朝开始,成都有个习俗,“人日”这天,既不是拜女娲,也不是纪念先人,而是到成都杜甫草堂一游,拜祭“诗圣”杜甫。关于这个风俗的由来,有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

当年杜甫年轻时游历天下,曾与李白和高适两位诗人相遇。三位大诗人把臂同游、畅饮对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们各自飘零一方,杜甫流落到成都时,高适正在不远的蜀州做刺史,经常资助杜甫,杜甫的草堂能够修建起来、得到一个难得的家园,也离不开高适的大力支持。

有一年的“人日”那天,高适想念老友杜甫,就写了首诗,名叫《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有“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这样深情的诗句,把这首诗寄给了杜甫。

过了些年,高适已经去世,有一天杜甫又捧起这首诗,不禁伤心落泪,写下一首《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以寄托哀思,第一句就是“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两位诗人之间的情谊感动了后人,后来人们便特地选择“人日”这天去草堂游览,久而久之形成习俗,并传承了下来。

学个成语

清词丽句(qīng cí lì jù)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清新美丽的词句,像《绝句》这首诗中的词句,就称得上是“清词丽句”。

出自唐朝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说段历史

唐玄宗之死

杜甫的这首诗大概写在764年的成都,你可能记得,“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就是逃到了成都。但此时,唐玄宗早已离开成都返回长安,并于两年前在长安的神龙殿中病逝。

唐玄宗还在成都的时候,他的儿子太子李亨就在灵武宣布即位,“强迫”唐玄宗退位当太上皇。后来官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禄山又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看到长安基本安定下来,唐玄宗就从成都返回了长安,居住在兴庆宫。这时他已经失去皇帝的权力,不再过问政事,侍候他的是他最信任的太监高力士,还有护卫他的大将军陈玄礼,他的妹妹玉真公主也常常来陪伴他。

但是,唐肃宗李亨对自己的父亲还是不太放心,他身边的太监李辅国趁机挑拨,对唐肃宗说:“太上皇在兴庆宫,整天面见外边的大臣,这对陛下您可不太有利。”后来唐肃宗也生了重病,李辅国假冒唐肃宗的旨意,强行把唐玄宗迁往荒凉的太极宫,在路上甚至对唐玄宗进行羞辱,幸亏忠心耿耿的高力士挺身而出,怒斥李辅国。

没过多久,玄宗身边的亲信就遭到清洗:高力士被流放;陈玄礼被勒令退休;玉真公主也被送去道观出家。剩下玄宗孤零零一个人,身边一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他的儿子唐肃宗也病危。唐玄宗的心情越来越差,吃得也越来越少,最后在孤独中病逝了。仅仅过了十几天,唐肃宗也病逝了。

唐玄宗既开创了唐朝的最高峰“开元盛世”,又把唐朝带入了战乱和衰落,他的功过,都留给后人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