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故事
“老诗人”与“淘气包”
大诗人白居易晚年辞去官职,进入了“退休”状态。他在洛阳的履道里这个地方有个很大的宅院,在院子里种竹子、修园林,还精心建了一片池塘。白居易喜欢池塘,在他生活过的许多地方,都曾修建小池,对洛阳宅院中的这片池塘,更是情有独钟。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池上篇》来描述自己的小池。池水清幽、荷花摇曳、鱼儿嬉戏、鸟儿流连,诗人徜徉池边,观观景、赏赏花、喂喂鱼、写写诗,悠然自得。
不过,这片小池却也成了邻近顽童的“乐土”,这些淘气包可不让老诗人省心,除了偷采白莲,还有更过分的——偷着钓鱼。
诗人养在池中的鱼,是用来观赏的,诗人爱鱼,自己都舍不得钓。这些小家伙可没有这些诗意、雅兴,做好鱼竿,穿上鱼饵,自以为没人看到,划着船躲在池塘深处钓鱼。不知道钓鱼的小家伙中有没有那个偷莲的孩子,估计也少不了他!当然又被诗人发现了,这次白居易依然没有抓小偷、找家长,甚至也没有生气,仍然是用自己独有的处理方法——写诗,于是就有了这首《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
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
我来施食尔垂钩。
意思是:我绕着池塘散步,观赏鱼儿游来游去,正发现小家伙们划着船来钓鱼。你们和我都爱鱼,心思可完全不同:我是喂鱼,你们却是钓鱼。
晚年的白居易对孩子们总是怀着一颗慈爱、宽容的心,不过,诗人用心爱的白莲、游鱼,换来了生动的素材,写出一首首传世诗作,让后世无数的孩子去背诵、学习,似乎也不算吃亏哦!
学个成语
逍遥自在(xiāo yáo zì zài)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自唐朝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中的诗句:“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说段历史
白居易与西湖白堤
在杭州的西湖上,有两道著名的长堤,一道是苏堤,另一道是白堤。苏堤是宋朝大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府的时候修建的,而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曾经出任杭州刺史,所以有人传说白堤是白居易修建的。其实白堤并非白居易修建,但确实和白居易有关系。
白堤原本叫“白沙堤”,是古代杭州人民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建的,具体是什么年代修建的已不清楚,但它在唐朝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白居易五十岁的时候,出任杭州刺史,他主持兴修水利,蓄积湖水,保护堤防,做到湖、河、田畅通无阻,还重新疏通了杭州的六井,给百姓用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且,他在西湖边确实修建过一道堤,在当时就称作“白公堤”,不过这道堤后来慢慢荒废了。
但白沙堤和白居易还是很有关联的。当时白沙堤风景旖旎、景色秀美,白居易也很喜欢这里,经常去游玩观赏,他曾写诗赞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后来,杭州人为了纪念白居易,就把“白沙堤”中间的“沙”字去掉,改名为“白堤”,和白居易的姓氏正好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