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因此交通运输工程始终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交通运输工程是一个大的学科类别,在研究生阶段,它主要分为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4个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主要研究路面结构合理性和材料性、公路工程病害分析与防治、路基与路面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公路工程环保和景观设计、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等方面。研究内容包含交通运输工程方向,比如线路设计、线网规划,也包含施工方面,比如路面结构、铁道结构设计,所以有的学校将此专业开设在土木工程学院而非交通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目标是实现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和控制的智能化。毕业生可以去民航和铁路部门的一线从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工作,也可以去相关研究所从事系统仿真和模型建立等分析工作。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与决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与评价,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行进行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的资源配置,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该专业毕业生比较好的就业方向是政府交通规划部门或者相关事业单位。当然,竞争压力比较大。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研究载运工具运行品质、安全和检测维修的理论和技术,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专业知识。
学校方面除了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985”交通工程强校外,名字里带“交通”或者“铁道”字样的学校也值得关注。
学校介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公路学院(公路科学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属的长安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学院,历经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工程学院等阶段。
公路学院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从创始初期仅有2个专业,已发展建设成为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行业学科齐全、专业配套、规模较大的重点学院,是主要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人才济济,名师荟萃,现设有四所、两部、三办和四个中心,教职工283人(专任教师230人,工程实验、管理人员5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5人,硕士生导师183人。93%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238人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教授72人,副教授96人。
多年来,学院依托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以学科建设发展为方向,不断完善和创新用人机制,涌现出一批年富力强、成绩卓著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目前,学院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61人次、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8人。
学院才俊辈出,目前在校本科生2841人,硕士研究生1699人,博士研究生529人,外国留学生102人。60多年来,已培养出各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6万余人,其中大批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的已成为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如中组部副部级巡视专员宁延令、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李登武少将、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创新,勤奋求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