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下午2:50左右,在互联网上所谓的火了两年的我,突然出现在微博热搜榜第一——网红考研老师张雪峰被要求道歉!
本来想刷点儿八卦新闻的我傻眼了,我最火的时候都没有上过微博热搜榜第一,2018年新年的第四天我就做到了,然而并不光彩的是,这次是要求我道歉。
事情是这样的:
2017年11月18日,距离2018年高考还有200天,我应邀参加国内某重点中学冲刺高考200天的誓师大会,中间做了几场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主题演讲。自从我“火了”以后,我的课几乎一票难求,有很多粉丝为了记录我的演讲,会用手机拍摄一些视频。然而,我这个人说话比较实在,作为一名老师,我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心为学生好、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这些年,我几乎走遍全国所有大学,面对那些迷茫的学生,我真的想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那段时间里,我正因其他事情处在风口浪尖,所以对手机、摄像机非常敏感,不经意间就养成了一个下意识的习惯,每当看到有人摄像时,我说话就会有所保留。我进入会场,第一时间发现了摄像机,就和学校的负责人商量:“你们能不能把摄像机撤了?有些话面对摄像机我不敢说,但又非常想说。”相关负责人说:“张老师你放心,这个录像我们仅仅作为内部学习使用,绝对不会在网上进行任何传播。”
实在的我相信了,把我对高中生的一些建议一股脑儿地全说了,中间我还担心视频流传出去,特意说,这段不要播、这段不要播。
结果,我给学生的一个报考建议涉及某所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疯狂地在我微博评论区里谩骂、攻击我……
在这里,我再次向这所学校的师生以及受影响的各方道歉,道歉是真诚的(我不知道这本书能卖多少,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就不说是哪所学校了)。
我想说,我的初衷是好的。
高考是我们中国所有学生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从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以来,志愿填报一直是所有高考考生最难解决的问题。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几经变革,我高考时填的是“阶梯志愿”,现在大多是“平行志愿”。有些省份甚至可以填报80个志愿。
那么,“我该读什么专业?”“我该上什么学校?”成为所有高考考生最头疼又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地域、空间、信息等限制,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对大学和专业的了解度很低,而仅凭一个专业的名字,又很难判断出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的就业到底怎样。
这就是传说中的信息不对称。
做教育十几年,我见到了太多太多高考志愿填报的大坑和悲剧。有的孩子因为读了不喜欢的大学、不喜欢的专业,萎靡不振,不思进取,最后挂科太多,没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甚至退学复读,白白耽误青春。
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时,作为一个老师,我的内心非常难受和惋惜。如果报志愿时,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详细地给予指点和引导,他们或许就会少走很多弯路,离自己的梦想也更近一些。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这本书跟其他高考志愿填报书籍有很大的差别,在这里,我有必要提醒各位读者:
第一,没有什么高考志愿填报方法是完美的。
本书会从专业的角度入手,深入浅出地告诉你,大学中大多数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都会学些什么、未来的就业前景怎样。但是,毕竟各位是在2018年报志愿时使用,甚至更晚。四年以后,或者在更久远的未来,各专业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谁都不好说。期望通过看完这本书,就可以填出完美的志愿,是不切实际的。
我不是高考志愿填报老师,而是考研辅导老师,我是做院校专业选择的,可以说,哪所大学什么专业好,这种事情我是比较了解的。中国教育部每年都会针对各个大学、各个专业进行学科评估,并会出版成册,对那上面的内容,我都烂熟于心。
在这本书里,大多数内容都是我目前对一个专业的了解和看法,具有主观意愿。我对某些专业好与不好的看法,并不代表这个专业的未来就一定行或不行。我们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问题在于,有的专业毕业100人,状元只有1到2个,20%的学生勉强就业,剩余的80%非常难办。而有的专业,毕业100人,状元有5到10个,80%的学生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我在这里,只讨论大多数同学的毕业情况,并不考虑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希望你不要产生“我二姨家那谁谁,学你说的前景不好的专业,就业就很好啊”这种想法。你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我的观点,我说的也不一定全是对的,但是我希望我的书,能给你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给你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