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现在这些外资车企也知道了华夏还没设立gg法,gg宣传再夸张,只要没涉及到明目张胆地诈骗消费者就没人管,以前他们不清楚情况,还因此在鸿安汽车的手上吃了亏,如今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充分利用华夏还缺少gg法管理的时间窗口,以各种夸张的词句宣传自己的汽车。
要是换到21世纪,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消费者通过网络能够获取到太多的信息,什么东西都见过了,自然对这种过度夸张的宣传不会太感冒。
不过现在华夏还没进入网际网路时代,只是经济爆发发展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接触到的信息还很有限。
加上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经济让很多人的信心 对这种大而浮夸的宣传反而还相当能够接受,因此有不少人都因为gg的吸引而买车。
鸿安在gg宣传上自然也不肯落於下风,鸿安有自己的操作。
在其他车企纷纷採用夸张宣传的同时,鸿安一直保持著克制的態度,就算別家车企靠著这些宣传手段从自己手中抢走了不少客户也不在乎,而是默默地向华夏商业发展部提交了一份文件。
文件的標题是《关於恶性宣传抑制商业正常发展的报告》。
文件中指出现在许多企业不约而同地採取了激烈的gg宣传攻势,如果是正常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道自己品牌的產品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
但问题在於,很多企业过度重视gg宣传,甚至在gg中掺杂虚假的信息欺骗消费者,反而在最重要的產品质量上偷工减料。
这样的竞爭显然不利於企业的正常发展,反而会让更多的企业走上邪路,因此鸿安汽车建议商业发展部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去限制现在越发扭曲的gg宣传。
这份文件一公开,各家车企纷纷痛骂鸿安汽车无耻至极。
毕竟在华夏市场上,先用恶劣宣传攻击其他车企的本来就是鸿安汽车。
83年的事情可就在一年多之前,当时桑塔纳率先上市而且卖得不错,在鸿安的初代宝马上市之前就抢占了不少的市场,可谓是宝马上市之后要面对的第一个敌人。
可是鸿安上市之后马上就搞了个骚操作,把两台对撞之后宝马和桑塔纳放在一起展览,让消费者看出在同样的对撞之下,宝马受到的损伤明显比桑塔纳更轻,这一波恶意宣传直接重创了桑塔纳的销量。
让宝马销量一骑绝尘的同时,当时最先上市的桑塔纳反倒是逐渐跌落到了中档汽车销量的最末尾上去。
当时大眾公司也因此想起诉鸿安的恶意宣传是对自己企业的抹黑,但当时鸿安就是借著华夏还没有gg法的机会,让大眾投诉无门,只能忍著噁心咽下这口恶气。
如今大家有样学样模仿鸿安的骚操作,但偏偏鸿安这次反其道而行之,之前利用华夏没有gg法的傢伙,这次反倒开始支持出台gg法了。
这真是……怎么就这么噁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