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2 / 2)

可是只要你能爱我深,

只要你深情不改,

这今日的悲哀,

会变作来朝的欢快,

啊,我的欢爱!

否则悲苦难排解,

幽暗重重向我来,

我将含怨沉沉睡,

睡在那碧草青苔,

啊,我的欢爱!

诗歌鉴赏

诗人对于得不到的爱情,并没有一味地失落,而是仍报有美好的希望,希望心爱的姑娘能够有朝一日“你能爱我深”,能“深情不改”,那么所遭受的悲苦都是有价值的。

诗人早期对于无望的爱情描写颇多,这种情诗都呈现出一种落寞、低回、悲苦的气息。大致算算,诗人关于“愁苦”“沉哀”等类似题材的诗歌基本上要占到整体的三分之一以上。无怪乎艾青曾说过:“留着一些不健康的旧诗词的很深的影响,常常流露一种哀叹的情调。他像一个没落的世家子弟,对人生采取消极的、悲观的态度……充满自怨自艾和无病呻吟,作为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青年,写出那样的诗,显得离时代很远。”但是为什么诗人这种关注于自己内心,咀嚼自己的痛苦体验的诗歌能经过时间的检验流传下来呢?可以说对于诗人而言,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并且将这种体验与时代、命运思考相结合,从而得出对于人生最普遍性的感悟,是诗人一生创作的基调。所以,诗人从个人的感受出发,配合漂泊的命运,在时代的动**中,这些始终关注于个体内心独白的诗作,也是诗人能够得到认同的最大原因。

注释

[1]发表在《璎珞》时,“旧时难再”为“不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