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一读就懂的黄帝内经 >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2 / 2)

少阴君火之气来复,就会有大热之气到来,使人感到昏沉困倦,咽喉干燥,时常口渴要喝水,小便黄赤而少,大便干燥甚至成为坚结的粪块,或者发为痈肿疮疡,身热,昏沉困倦甚至不省人事。

黄帝说:好。少阳相火主气的年份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寅申之年是少阳相火主气的年份。

少阳相火之气太过时,暴风骤雨不时降临,风向西南,云气上升下降,互相搏击,反复无常,变化不定,使得带有黄赤之色,并夹有黑色的云气,弥漫于天空,如烟不散,使天气阴沉昏暗,炎热的暑气大行,雨水不能及时下降。在人则病为热生于上,风从火化而下行,风火相煽,使风病流行于四时之中。由于暑热之邪日盛,少阴君火之气也相应旺盛,病多见于人体内部脏腑。若病甚则炎症炽烈,而烁伤津液,出现口渴,烦躁不安,谵语妄动,或暴病昏厥,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痈肿疮疡。

少阴君火之气不及,则寒乃大行,春天之气不能生发,以致草木枯黄凋落,水凝成冰,本是阳气当令的时候,却反而出现了少阴的寒象。若人们失于调摄,阳气不能敷布于上,孔窍闭塞,精神失守,阳气不能卫外,邪气乘虚而入,就会发生筋骨拘挛,肢节疼痛,腰部强直,痈肿疮疡,腠理开泄,汗液大出等病。

黄帝说:好。太阴湿土主气的年份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丑未之年是太阴湿土主气的年份。

太阴湿土之气太过时,雨水就会及时降下,万物因雨水过多而生化衰薄,谷物易于成熟,人们多病肚腹胀满,身体困重,湿邪停滞,甚至发生浮肿,湿邪下注,则足胫部肿大,温凉之气交争于上,湿邪居于下部,则见头部巅顶痛。

少阴君火之气来复,则大热突然而至,气候干燥,积雨蒸发成为水气,使人们病发为痰饮,积聚不散,心腹胀满,小便黄赤,甚则淋病不通,**及两大腿之间,热气上逆而疼痛,咽喉干燥,或面红目赤。

若太阴湿土之气不及,风气因而流行,秋天之气提前到来,草木就会枯黄凋零。人们多病两脚痿弱无力,行走不便,心中惶恐如惧,胸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泄泻,消化不良,甚至发生呕逆,腹胀,肠中鸣响,随后发生消渴病,病则突然发热,全身疼痛,因肾热而小便频数,甚则发生痿痹,**及两大腿内侧,筋骨拘急疼痛,足背痿软逆冷,足大趾间因内热而红肿疼痛。

黄帝说:好。少阴君火主气的年份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子午之年是少阴君火主气的年份。

少阴君火之气太过时,阳热之气郁闭,暑热灼盛,天空中凝聚着黄赤之气,云、雨难以形成,热极化则生风,风火相煽于上,使天气非常干燥而亢热。火势炎烈,大雨突然而至,又突然停止,水的变化非常剧烈,谷物不能成熟,收获很少。人们多病温热,心痛,咽干,口渴,时常呵欠,呕吐,小便黄赤,甚至发生痈肿疮疡。

阳明燥金之气来复,则清凉之气发散下降,大雨不止,寒气突然而至,以致草木枯黄凋零,邪热生于内,寒**于外,则心腹满闷,因而发生痞胀,便溏,甚则咳嗽,面色改变。

若少阴君火之气不及,则寒乃大行,长夏之气不能生化,五谷就不能成熟,人们也就缺乏粮食,病发为心中不乐,以致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