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行数日,白言等人策马来至一处小县城。
小县城城门楼上悬着一块朱漆木牌,上面用金粉刷着三个大字——金茎县
所谓金茎,其实就是菊花的雅称,白言猜测,大概是直接叫菊花太土了,为了听起来更高大上一点,所以给改成金茎了。
虽然金茎县这个名字听上去也不怎么样就是了,白言看到的第一瞬间,嘴角一个劲儿的抽抽,还以为是不是到了什么淫窝。
都是想象力太好惹的祸啊。
这金茎县名字是不怎么滴,但却相当富庶,因为此县正处州中交通要道,商路繁华。
沿途客商往来都会经过这里,久而久之,此县便发展了起来。
进入县城,城中街道宽广,可同时容纳四辆马车并驾齐驱。
街道两旁商铺摊店密集,一眼望不到头。
卖首饰的、卖胭脂的、卖小吃的、算命的、测字的、倒腾古玩的应有尽有。
行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穿着绸缎的富商,有背着行囊的书生,还有牵着孩子的妇人,喧闹的叫卖声说笑声此起彼伏。
街道中央还有卖艺的江湖武者,表演胸口碎大石或是口吞刀剑,引得围观百姓纷纷叫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白言等人策马行走在街道上,目光扫过周围的热闹场景,忽然一股浓郁的花香钻入鼻中。
那香气清新淡雅,却又带着几分醇厚,不似寻常花香那般刺鼻,反而让人精神一振。
“好香啊!你们闻到没有?”
身后的任弘用力耸了耸鼻头:
“这香味也太特别了,好像是花香,却比我闻过的任何花都要香。”
“闻到了,确实是有股花香气。”
“这是什么花啊?香味居然如此浓烈。”
诸多锦衣卫环顾四周,却并没有看到花朵的存在。
不见花朵,却香气扑鼻,可见此花定然非同一般。
白言说道:
“这是菊花的香味。”
“菊花?菊花能有这么香?”
任弘和李开尧等人显然不太相信。
白言笑着解释道:
“金茎县本地盛产菊花,其中有一种名为玉兰菊花,乃是金茎县独有的珍品。”
“这种菊花四季常开,花开之时香气扑鼻,数量若是够多,香气能飘出数里,这金茎县的名字,其实也是因为这奇菊所赐。”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任弘连忙一个马屁送上:
“大人当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大人若是没当锦衣卫,去考取功名的的话,也必然是个状元之才,国之栋梁,小的佩服佩服。”
被抢先了一步的李开尧翻着白眼一个劲的撇嘴,后方的其他锦衣卫捂着嘴偷笑。
说说闹闹间,众人来到一家酒楼门口。
只见酒楼门前摆放着一盆盆五颜六色开的正艳的菊花,正是白言所说的玉兰菊花。
玉兰菊花不但好闻,开花之时也是及其鲜艳,一株菊花往往不只一种颜色。
有时候甚至一朵花的花瓣也会有两至三种颜色,非常漂亮。
颜色越多,也证明玉兰菊花越珍贵。
许多酷爱菊花的文人雅士经常会花重金购买这种玉兰菊花,以致金茎县衍生出了许多专门培育菊花的花匠。
这育花,也是金茎县的重要产业之一。
白言还听说曾有花匠培育出了一株六色极品玉兰菊花,敬献给顺应帝,拿到了一笔丰厚的赏赐,从而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花匠。
所以想名扬天下有时候并不一定非要习武练功,将一门手艺练到极致,一样能成为一代宗师人物。
“这酒楼老板倒是个会做生意的。”
白言笑着点点头,随后翻身下马,决定暂时在此处歇息休整一番。
酒楼里的店小二看见白言一行人在酒楼门前下马,连忙冲出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