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没有回避(1 / 2)

法院宣判后的第三天,全城的媒体热度依旧没有消退。

谢靖堯的顶层公寓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的轮廓,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

苏芜关掉了墙上的液晶屏幕。上面正滚动播放着她和方少秋的新闻,标题一个比一个耸动。她不想再看,也不需要再看。那些都已经是过去式。

厨房里传来轻微的动静。谢靖堯端着两份早餐走出来,放到餐厅的桌上。

“尝尝这个。”他把其中一盘推到苏芜面前。

苏芜坐下,拿起叉子,却没什么胃口。她只是拨弄着盘子里的食物。

“在想什么?”谢靖堯问。

“我在想,接下来要做什么。”苏芜放下叉子,抬起头看他。

“你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什么都不用做。”

“不。”苏芜否定了这个提议,“我需要做点事。”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方少秋付给我的那笔钱,我不会动。那是他欠我的,但不是我想要的。”她的话语清晰,每个字都带着不容辩驳的决心,“我要用我自己的能力,重新开始。”

谢靖堯没有打断她,只是安静地听着。

“我想开一个漫画工作室。”苏芜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她看着谢靖堯,观察着他的反应。他没有意外,也没有质疑,只是平静地回望她。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

这个字,比任何长篇大论的鼓励都更有力量。

苏芜从旁边的沙发上拿起一个平板电脑,解锁,然后递给他。

“这不是请求,是一个商业计划。”她说,“我希望你能成为我的第一个投资人。”

谢靖堯接过平板。屏幕上显示着一份完整的PPT。从市场分析,到目标受众,再到内容规划和团队构建,一应俱全。详尽,专业,完全不像是一个临时起意的想法。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越看,脸上的表情越是认真。

“你什么时候做的?”他问。

“在准备离婚的时候。”苏芜回答,“我总得为自己想好退路。”

谢靖堯把平板放到桌上。

“我投。”他说。

“你不问问我要多少钱?不看看风险评估?”苏芜反问。

“不需要。”

“我需要。”苏芜坚持道,“谢靖堯,我感谢你为我做的一切。但从现在开始,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分得更清楚一点。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我需要的是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不是一个无条件为我付钱的恩人。”

她的话说得很直接,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谢靖堯却并不介意。他看着她,过了几秒,拿起了自己的手机。

“我明白了。”他拨出一个号码,“林舟,来我这里一趟。”

一个小时后,门铃响了。

来人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剪裁合体的西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叫林舟,是谢靖堯私人投资团队的负责人。

“谢总。”林舟进门后,先是朝谢靖堯点头致意,然后才把视线转向苏芜。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是公式化地点了下头,“苏小姐。”

他的称呼客气又疏离。

“坐吧。”谢靖堯指了指沙发。

三个人在客厅坐下。苏芜和林舟相对,谢靖堯坐在单人沙发上,没有参与进来的意思。

“苏小姐的计划,我看过了。”林舟开门见山,他手里拿着的,正是苏芜刚才给谢靖堯看的那个平板,“想法很好,故事很有吸引力。但是,从投资的角度看,风险太高。”

“愿闻其详。”苏芜身体前倾,做好了辩论的准备。

“第一,时机。”林舟竖起一根手指,“您和方家的官司刚刚结束,您现在是舆论的中心。这种热度是双刃剑,它能带来初期的关注度,但也能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放大,影响工作室的稳定运营。”

“您担心方家会报复?”苏芜问。

“我担心的不是方家。”林舟推了推眼镜,“我担心的是市场。市场需要的是稳定的产品,不是持续的八卦。当大众对您的个人经历失去兴趣后,您的工作室还能靠什么吸引他们?”

“靠作品。”苏芜回答得毫不犹豫,“我的个人经历只是一个引子,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永远是内容。”

“很好。那么第二点,团队。”林舟继续说,“您的计划书里提到,要组建一个顶尖的创作团队。漫画行业的核心是人才,请问,您的人才储备在哪里?那些顶尖的画手和编剧,为什么要放弃成熟的平台,来加入一个刚刚起步,而且创始人深陷舆论漩涡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