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88章:无形电波与陇西归心

第88章:无形电波与陇西归心(1 / 2)

第88章:无形电波与陇西归心

积分狂潮带来的知识洪流,让李默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几乎不眠不休。他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吸收着关于电磁波与内燃机的奥秘,同时将其拆解、转化,用格物院的工匠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传授下去。

宣威城格物院的布局因此悄然改变。原本的“电磁研究区”被扩大了三倍,用李默新兑换的积分购置了更精密的绕线机、绝缘材料和各种矿石样本。一个全新的“动力研发中心”也在院的另一侧拔地而起,重点攻关柴油机的气缸铸造、精密加工和燃油系统。

整个格物院都弥漫着一种亢奋而又紧张的气氛。所有人都知道,李丞相又“悟”出了不得的东西,西秦的格物之道,即将再次飞跃。

这一日,李默正在指导工匠绕制一个大型的环形天线,苏珩拿着一份密报,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喜忧参半的神色。

“老师,陇西有消息了。”

李默放下手中的铜线,接过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西秦“三管齐下”策略在陇西取得的成效。

军事威慑效果显著。王焕在金城方向的每日操演,尤其是“霹雳”炮的轰鸣声,让陇西各地的守军寝食难安。一些靠近边境的坞堡甚至主动派来使者,表示绝无与西秦为敌之意。

政治分化初见成果。扶苏的檄文和李默派出的客成功打动了几位掌握实权的陇西旧将。他们秘密表态,只要西秦大军不至,他们绝不会拥立子婴与西秦为敌,甚至愿意在必要时提供情报。

而最出人意料的,是“格物利诱”带来的效果。那些带着“仙犁”、“龙骨水车”样品和食盐、铁器订单的“技术宣传队”和“商贸先遣队”,在陇西底层民众和中地主中引起了巨大轰动。

“丞相,您看这里,”苏珩指着密报中的一段,“狄道(子婴所在地)附近的一个大乡,乡老带着数百农户,直接拦住了我们的商队,要求用牛羊换取‘仙犁’,并恳请我们派工匠指导修水渠。当地驻军试图阻拦,却被乡民围住,险些发生冲突……最后不了了之。”

李默看着报告,嘴角微扬:“民心如水,载舟亦能覆舟。子婴和他身边那些旧贵族,许诺不了粮食增产,许诺不了便利的生活。而我们,可以。”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告诉王焕,继续施加压力,但暂不越境。让我们的人,加大与陇西各地的商贸和技术交流力度,尤其是那些态度摇摆的地区。我们要让陇西人自己做出选择。”

“是!”苏珩领命,随即又有些犹豫地问道,“老师,那子婴……如何处置?毕竟他是……”

“他若聪明,就该知道自己只是个傀儡,早日认清现实,或可保全性命富贵。若执迷不悟……”李默没有下去,但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在争霸天下的棋局中,亲情有时是最奢侈也最危险的负担。

苏珩心中一凛,不再多问,躬身退下。

处理完陇西事务,李默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实验室。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个已经初具雏形的、结构古怪的机器——基于火花隙发射原理的原始无线电发报机。

几个核心工匠正围着它,进行最后的线路检查和天线连接。根据李默的理论,这台机器将通过天线向空中发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而另一台配备了矿石检波器和耳机的收报机,则能在一定距离外接收到这些电波,并将其转换成“滴答”声,通过莫尔斯电码(李默提前“发明”并教授)来传递信息。

理论很完美,但实践如何,无人知晓。

“老师,一切准备就绪。”负责此项目的匠师紧张地汇报。

李默点点头:“开始吧。发射机设在院内高塔。收报机……放到城西十里外的烽火台。测试内容,就发‘格物致知’四个字的电码。”

命令下达,整个实验室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信息能否跨越十里,无需线路传递?这在他们看来,近乎仙法。

高塔上,工匠按照指令,合上了电闸。发射机内部,高压电在火花隙间跳跃,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无形的电磁波以光速向四周扩散。

与此同时,城西十里外的烽火台内,一名年轻的格物院学徒,戴着巨大的耳机,全神贯注地调整着矿石检波器的触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戈的呜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