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63章:西域联盟与图纸霸权

第63章:西域联盟与图纸霸权(1 / 2)

安西的变故,其影响远比一次简单的边境冲突要深远得多。当李默在咸阳朝堂艰难地抵挡着“资敌”的指控时,远在西域的楼兰王城扜泥,正上演着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游戏。

楼兰王尉屠耆,并非鲁莽之辈。他深知,即便拥有了数百杆仿制的燧发枪,以楼兰一国之力和大秦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那场对安西商队护卫的伏击,更像是一次武力展示和投名状。

伏击成功后的第七日,扜泥城的王宫内,一场秘密会盟悄然举行。与会者并非西域三十六国的国王,而是其中最具实力的几位:车师前王、龟兹王、疏勒王,以及大宛国的特使。他们被尉屠耆以“共商应对秦人威胁”的名义邀请而来,心中各有盘算。

宫殿内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尉屠耆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直接命人抬出了几个沉重的木箱。箱子打开,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整齐摆放的、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的——燧发枪!足足五十杆!

“诸位,”尉屠耆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兴奋,“此乃秦人仗之以横行漠北、威压西域的神兵——燧发枪!无需火绳,风雨无阻,百步之外,可破重甲!”

在座的都是西域人精,早已通过各种渠道听闻过秦军新式火器的威力,此刻亲眼见到实物,无不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中充满了震惊、贪婪,以及一丝恐惧。

车师前王忍不住起身,拿起一杆,仔细摩挲着那光滑的枪管和精巧的击发机构,颤声道:“尉屠耆王,此等神物,你从何得来?”

尉屠耆得意一笑,却不直接回答,而是拍了拍手。一名楼兰工匠捧着一卷硝制过的羊皮图纸,恭敬地展开在众人面前。那上面,正是燧发枪核心部件的详细构造图、尺寸标注,甚至还有简单的组装流程!

“图纸在此!”尉屠耆环视众人,声音提高,“本王不仅得到了这些利器,更得到了打造它们的方法!”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拥有武器和拥有制造武器的能力,完全是两个概念!

龟兹王眼中精光闪烁:“尉屠耆王的意思是……?”

“本王之意,并非要独享此物。”尉屠耆图穷匕见,“秦人贪婪,商路之利他们要占,我等国土他们也要觊觎!安西都护府便是明证!今日是楼兰,明日便是车师、龟兹、疏勒!我等若再如一盘散沙,迟早被秦人各个击破,亡国灭种!”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唯有联合!唯有我等西域诸国团结一致,方能抗衡暴秦!本王愿将此燧发枪之制造图纸,与诸位共享!凡加入盟约者,皆可得此图,并可派工匠至我楼兰,由本王麾下工匠指导,共同研习制造之法!”

以技术为纽带,构建反秦联盟!

这才是尉屠耆的真正目的!他清楚地知道,一张图纸的价值,远超过几百杆成品枪。将图纸共享,等于将西域诸国的命运与楼兰捆绑在一起。拥有了自产火器能力的西域诸国,将不再完全依赖与大秦的贸易,也不再那么惧怕秦军的武力威慑。而作为技术的初始提供者和联盟的发起者,楼兰无疑将占据主导地位。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也极其危险的提议。

疏勒王沉吟道:“尉屠耆王高义!然,秦人若知我等联盟并仿制其火器,必雷霆震怒,大军征讨,我等可能抵挡?”

尉屠耆早已料到有此一问,冷笑道:“秦人虽强,然其重心在北防匈奴,内部亦非铁板一块。我等据守绿洲城郭,熟悉地形,彼之长处在于野战,我之长处于守城。若我等诸国皆装备此等火器,据城而守,秦军想要攻克,必将付出惨重代价!届时,他们是否还愿意为了遥远的西域,投入无尽的兵力和资源?”

他继续蛊惑:“更何况,一旦联盟形成,我等便可共同制定商路规则,不再受秦人盘剥!西域的财富,当由西域人自己主宰!”

财富、权力、安全……尉屠耆精准地抓住了西域诸王最核心的诉求。

大宛特使(大宛以出产汗血宝马闻名,与秦亦有贸易)谨慎地问道:“听闻秦人李默,善于格物,其技层出不穷。若彼有更新更利之器,又如之奈何?”

尉屠耆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但随即自信道:“李默确有不凡之处。然,技术之道,非一人之力可穷尽。我等既得此法,便可在此基础上改进、发展!更何况,秦人内部倾轧,李默自身难保,安西如今亦是漏洞百出,否则我等何以得此图纸?此乃天赐良机!”

威逼利诱,分析局势,尉屠耆展现出了一个枭雄应有的素质。

最终,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对秦人扩张的恐惧下,车师前王、龟兹王率先表示愿意加入联盟,共享技术,共抗暴秦。疏勒王和大宛特使虽未当场明确表态,但也答应回国禀明后尽快回复。

一个以楼兰为核心,以燧发枪技术为粘合剂的反秦西域联盟,已初现雏形。

消息如同沙漠中的风,无孔不入,很快便通过安西的斥候和往来商贾,传回了咸阳。

这一次,带来的震动远超之前。

朝堂之上,不再是简单的对李默个人的攻讦,而是弥漫着一种真正的焦虑和恐慌。

“陛下!西域诸国若皆得此火器,则我西陲永无宁日!商路断绝尚在其次,若其联合东进,威胁陇右,则帝国腹地将直面兵锋!”

“楼兰儿,竟敢如此!必须立刻发兵征讨,踏平扜泥城,以儆效尤!”

“征讨?谈何容易!西域广袤,城郭分散,诸国若据城而守,皆持火器,我军深入,补给困难,必陷入苦战!届时匈奴若再南下,如何应对?”

“皆因李默管控不力!若非技术外泄,何来今日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