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安以及援军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他并未急于出关决战,而是迅速勘察地形,了解敌我态势。他深知北戎士兵的彪悍,但也知道其不擅攻坚的弱点,不然玉门关也没办法坚持这么久。
“守城将士一律用我所带来的人马换下,换下之后抓紧休息。”
他采取了坚壁清野、固守待机的策略。
一方面加固城防,利用弩箭、滚木大量杀伤敌军。
另一方面,他派出数支精锐小队,不断袭扰北戎的后勤粮道。
如此一来,战事便陷入了胶着。
北戎大军久攻不下,粮草渐也感不济,士气开始低落。
他们本就是苟延残喘之辈,如何能与如日中天的大周抗衡?若能一鼓作气打下玉门关,还能偏安一隅伺机发展,如今陷入胶着,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深秋的西北,寒风凛冽。
夜晚,陈明安在军帐中举着灯烛研究形势图,虽然如今的形势利好大周,但是战场的事向来瞬息万变,所以他根本不敢懈怠。
帐外呼啸的风声如同鬼哭,他下意识地看了看放在一旁的那个靛蓝色布包,放下灯烛取出里面一双针脚细密,却隐约能看到点点血花的袜子,冰冷的指尖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时机终于到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猝不及防地落下,让习惯了草原干燥气候的北戎人措手不及。
陈明安当机立断,亲率五千精锐骑兵,顶着风雪,夜袭敌营。
风雪之下,北戎人睡得正死,大周骑兵如同神兵天降,冲入丝毫没有防备的北戎大营。
他们如同猛虎下山一般,顷刻间便火光冲天,杀声震地。
陈明安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所向披靡。
北戎主帅在乱军中被陈明安一枪挑于马下,群龙无首的北戎军队瞬间崩溃,四散逃窜。
这一战,斩敌万余,俘获无数,彻底击溃了北戎联军的主力,残部仓皇逃回漠北深处,短期内再无任何南侵之力。
捷报传回京城,举国欢腾。
周宴珩龙颜大悦,下令犒赏三军,并命陈明安处理好善后事宜后,即刻班师回朝。
腊月时分,凯旋的大军迎着风雪,返回了京城。
周宴珩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城外十里亭相迎。
陈明安一身戎装,风尘仆仆,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武与杀伐之气。
他下马,单膝跪地:“陛下,末将幸不辱命!”
“明安,辛苦了!此战扬我国威,安定边疆,你居功至伟!”周宴珩上前,亲手将他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