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沉默片刻,却是突然轻笑一声,摇了摇头:“果然还是个孩子。”
“你父皇如你这般大时,每日卯时起身,诵读《论语》、《孟子》一个时辰,随后习武强身,午后学习《资治通鉴》、《史记》,晚间还要练习书法,直至亥时方能歇息,一年之中,除年节及帝后寿辰,无一日懈怠,你如今所学的,尚不及你父皇当年十之一二,便觉着累,觉着早了吗?”
这话让思舟突然怔住了,呆滞在原地,迟迟都说不出话来。
太后继续道:“眼下宫中只有你一个皇子,你父皇更是疼爱你,日后你必是储君,继承大统,可哀家逼你勤学却并非因此。”
思舟眨了眨眼睛,眸子里满是不解。
“正因你父皇康健,正因眼下四海升平,你才更需刻苦,学为君之道,非是教你如何争权夺位,而是让你明理、修身、知责任、懂担当。”
她站起身,走到思舟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是皇长子,这是你与生俱来的身份,亦是无法推卸的重担,天下人的眼睛都在看着你,你的一言一行,不仅关乎皇室颜面,更关乎江山社稷的安稳,今日你因疲惫便可懈怠学业,他日若遇国事艰难,你是否也能因畏难而退缩?”
“你母妃今日在御花园,面对挑衅,从容应对,以仁德化解干戈,以医术惠泽众人,赢得满堂赞誉,她为何要如此辛苦?因为她知道,她不仅是宋尔雅,更是大周的雅贵妃,是你的母妃,她需以身作则,为你立榜样,为你撑起一片天!”
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而你,身为她的儿子,未来的帝王,你岂能因一时嬉戏之乐,便忘却本分,让她人背后非议你母妃教养无方?”
思舟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惊。
他从未想过,自己贪图一日休息,竟可能会连累母妃被人指责。
一股强烈的愧疚涌上心头。
他连忙跪地,叩首:“皇祖母,孙儿知错了,孙儿再不敢懈怠,再不敢让母妃蒙羞。”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太后的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身在其位,必承其重,今日之累,是为了明日能更好地肩负起你的责任,休息并非不可,但要懂得分寸,明白何时该歇,何时该进,今日之课,便到这里,你回去好好想想哀家的话罢。”
“孙儿谨记皇祖母教诲,孙儿告退。”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
等人走后,张嬷嬷端了盏茶上来,不解:“太后娘娘不是觉得贵妃娘娘和小殿下出身乡野,恐难以雕琢,怎的还这般上心?”
“再难,也是皇家之人。”太后抿了口茶,眼底神色晦暗不明。
“哀家原以为他们母子登不得大雅之堂,可今日瞧见却觉得自己先前错了,宋氏能在这大庭广众下维护自己的颜面,又不会落人话柄,今日又将宴席准备的很好,可见是下了功夫了,肯用心,就不会比旁人差的。”
她想到思舟眼底的倔强,竟不由得勾了勾唇角:“还有思舟,他同皇帝儿时多像。”
“只可惜,哀家错过了皇帝儿时,如今自是不想错过思舟的。”
张嬷嬷明白她心底的遗憾,连忙劝道:“娘娘不必如此,眼下皇帝就在您身边,你们的日子还长呢。”
太后没继续说话,而是看向了窗外。
云卷云舒。
等思舟回到永宁宫的时候,赏菊宴已然结束了。
宋尔雅正听崔嬷嬷回禀宫装的裁制,便看到了思舟小小的人有了精神,笑道:“思舟这是不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