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祖孙俩亲热地聊天,黎书禾心里暖暖的。她发现,虽然婆婆不在身边,但这份亲情却通过电波延续着。
挂了视频,黎书禾带着宋曦去市场买菜。春日的市场格外热闹,新鲜的野菜水灵灵的,带着泥土的芬芳。
“妈妈,这个菜奶奶教过我认,”宋曦指着一把荠菜,“奶奶说春天吃荠菜最好。”
黎书禾有些惊讶:“奶奶什么时候教你的?”
“上次奶奶来的时候,”宋曦骄傲地说,“奶奶教了我好多呢。”
黎书禾这才意识到,婆婆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把很多生活智慧传给了孙子。她买了一大把荠菜,准备晚上包饺子。
回到家,黎书禾照着婆婆教的方法,和面、调馅。宋曦在一旁帮忙洗菜,小手认真地搓着每一片叶子。
“妈妈,奶奶说荠菜要这样洗,”他示范着,“要把根部的泥沙都洗干净。”
黎书禾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忽然很感激婆婆。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技能,其实都是在教孩子如何认真对待生活。
饺子包到一半,宋祈年回来了。看见厨房里的情景,他愣了一下。
“今天怎么想起包饺子了?”
“曦儿说想吃荠菜饺子,”黎书禾笑着解释,“正好妈教过怎么做。”
宋祈年洗了手,也加入进来。他虽然不太会包,但学得很认真。
“爸爸,你要这样捏,”宋曦像个小老师,“奶奶说这样捏的饺子不会破。”
宋祈年照着儿子的指导,果然包出了像模像样的饺子。黎书禾看着父子俩头碰头地研究怎么包饺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晚饭时,宋曦吃得特别香,一口气吃了八个饺子。
“奶奶包的饺子最好吃,”他满足地拍拍小肚子,“妈妈包的第二好吃!”
童言无忌,逗得大家都笑了。黎书禾发现,婆婆虽然回去了,但她的影响却无处不在。从饮食口味到生活习惯,这个家已经深深烙上了她的印记。
晚上,黎书禾给婆婆发了条信息,把今天包饺子的事告诉了她。很快,回复就来了:
“曦儿聪明,一教就会。你包得也很好。”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黎书禾心里甜甜的。她想起刚结婚时,总觉得婆婆对自己要求太高,现在才明白,那其实是一种另类的关爱。
周末,黎书禾带着宋曦去看望婆婆。曾诗英早早就在门口等着,看见孙子,立刻笑逐颜开。
“奶奶!”宋曦扑进奶奶怀里。
“哎哟,我的乖孙,又长高了!”
黎书禾把带来的礼物递给婆婆:“妈,这是给您买的新茶,还有曦儿给您挑的围巾。”
曾诗英接过礼物,眼里闪着感动的光:“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进屋后,黎书禾发现婆婆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阳台上种满了花草,处处透着生活的气息。
“书禾,你来,”曾诗英招手让她到阳台,“这是我新种的月季,等开花了给你剪几枝带回去。”
黎书禾看着婆婆精心打理的小花园,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热爱生活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把日子过成诗。
中午,曾诗英做了几个拿手菜。吃饭时,她不停地给黎书禾夹菜。
“你最近瘦了,多吃点。”
“这个汤多喝点,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