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苟秦 > 第296章 江陵有桓公

第296章 江陵有桓公(2 / 2)

只需稍加分析,便能发现,与会文武,大多是当年隨著桓温伐蜀,並在覆灭成汉过程中建有功勋的文武。

这些人,已经跟著桓温在伐蜀之役中,分享了极为甜美的一块蛋糕,最具备代表性的,大抵就是时任益州刺史坐镇成都的周抚了,那简直是楷模与榜样。

如今,同样是这些人,並且加入了更多有志之土,他们自然也愿意继续追隨桓温北伐。

桓温正值盛年,器宇轩昂,风度翩翩,居主位,不发一言,但一举一动都像一轮太阳一般,吸引著所有人的注意。

淡淡的笑容间,透看充满感染力的自信,上位者的威严仿佛能化为实质,从那双深邃的眼睛中溢出来.::::

环视一圈,確认所有人注意著,桓温嘴带浅笑,悠悠然道:“姚襄小儿来信,邀我出兵,共伐关中。不知诸君,如何看待此事我又当如何回应姚襄”

此言方落,参军孙盛立刻评说道:“姚襄欲谋关中,然苟政窃据山河险固已久,恐步健后尘,因而请援於公!

公若发兵,与姚襄两面夹击,却是取关中之良机.....

主簿习凿齿也点头道:“苟氏非石麻王杜之流,若久据长安,必成大患,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將来攻取,姚襄既甘为前驱,明公趁势发兵,不失良机。

所虑者,在建康,朝廷既以殷中军为帅,主持北伐大业,明公若再度擅发大兵,只恐朝野非议.....

专“朝廷......”桓温低声呢喃了句,抽动的嘴角,略带几分讥消,几分蔑视,还有几分不满。

“將军们怎么看”迅速收回心情,面色如常道。

朱序一拱手,朗声道:“既平蜀,再攻秦,此应有之义。殷公伐中原,桓公克秦关,两路齐进,东西呼应,共成大业,朝廷有何理由拒绝

羌胡区区数万乌合,尚敢西进,荆州带甲十万,何虑苟政不平”

振武將军毛穆之感受到桓温投来的目光,微微思吟,拱手道:“只要能取胜,纵然朝廷不满,亦无可奈何。

只是入关之路多险,苟军必有防备,这两年荆州虽勤练兵马,却无取关中之通盘计划,贸然行动,只恐庙算不足,形势不利。

而况,末將认为,姚襄不足信,亦不可靠,其西进受阻於潼关,是必然之事,而我军若动,反会吸引苟军,成为其针对防御目標......”

“毛將军不愧將门英才,此言甚有见地!”闻其言,桓温不由抚掌赞道。

毛穆之父,乃名將毛宝,被庾亮坑死那位。

“明公谬讚!”毛穆之拱手,道:“不过,末將仍认为,眼下攻秦,確是良机,朝廷那边,或可再去一道奏章。

苟政藏匿玉璽,不臣之心已著,朝廷也必难容之,公若进兵,朝廷未必如此前那般阻拦!”

对此,桓温眼中闪过一道疑思,又看向其弟、镇蛮督护桓冲:“幼子,眾人皆劝我进兵,你以为如何”

闻问,桓冲稍显犹豫,但见兄长那饱含深意的眼神,心中暗嘆,拜道:“关中占山河形势之险,如欲取之,必以十万兵,多路並举,里应外合,方可功成。

荆州眼下兵备不足,梁州元气未復,益州萧敬文未平,南蛮又有骚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