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苟秦 > 第186章 父女全收

第186章 父女全收(2 / 2)

恕老朽直言,以明公之威德、仁义、韜略、英明,纵然无法迅速平定乱世据关河之险固而守,安民屯粮,积蓄实力,以东爭天下,也绰绰有余。

老朽虽则愚昧昏,闻雄主崛起於西方,又岂能不时刻殷殷盼望西归,託庇於羽翼之下..:::

3

听柳耆这样一番论调,即便深沉如苟政,也不由被逗乐了。吁出一口气,苟政笑出了声,给出这样一个评价,道:“柳老先生,容孤直言,论发言说话,比起你两个儿子,可实在要动听多了,也可爱多了!』

面对苟政的调侃,柳耆淡定的表示道:“让明公见笑了,老朽年岁虽长,但幸逢明主,情不自禁,唯直言而论罢了!”

此言落,堂间爆发出一阵苟政的哈哈声,柳耆那带有沙哑以及一丝討好的附笑声,也跟著响起。过了一会儿,苟政摆手冲侍者道:“尔等怎么回事,愣著做甚,还不给柳老先生上热茶!”

“诺!”

苟政目光游移至那一身白锦、红擎披肩的美少妇身上时,顿了下,淡淡然地吩咐道:“给柳娘子也上一杯!”

“谢明公!”那眉目传情、楚楚动人的模样,看得人心生热潮。

奉茶毕,按捺著心猿意马,苟政又看著柳耆,悠悠然道:“不瞒柳老先生,

天下局势就是一盘棋,牵一髮而动全身,孤虽在关西奋斗,然对关东的关注,也未尝有一日放鬆。

然迫於局势变乱非常,道路断绝,交通困难,消息情况获取困难。中州这一年来发生的大事,固有所闻,然对其內內情,所知甚少。

如今冉魏强势崛起,关东形势日渐明朗,然於孤而言,笼罩在双目前的那层迷雾,更加浓厚了。料想柳老先生此来,必能教孤!”

“不敢!”闻言,柳耆表以谦虚,老脸上的表情则显得更加自在从容了,抿了口热茶,拱手侃侃而谈:“明公,以老朽愚见,冉閔此人败亡亦不远也!

不瞒明公,当初其立足鄴城,称雄於河北,中州赵人附之者何止百万,然其才不能尽用,人不能尽安,一味劳民军爭,而不知休养恤民,岂能长久

冉閔自立至今,连战连捷,固然是事实,但国力却越打越弱,眼下的邮城及魏国,军疲民困,田亩荒芜,逃亡无数,何曾一丝一毫安定兴旺之气象。

冉魏之盛,实如空中楼阁,只需一场兵败,便將崩溃。尚书令徐机、中书监卢諶等大臣,曾以此劝諫再閔,让他稍抑兵戈,安民养息,然再閔毫无纳諫之心,依旧执著於徵兵扩军,苛虐士民。

时至如今,冉閔已然丧尽人心,但凡有识之士,也不认为此人能够成事....,

听他这么说,苟政玩味道:“依柳老先生所言,那目前追隨冉魏的几十万关东士民,都是有眼无珠、见识昏之辈”

柳耆稟道:“纵然有识,空乏其力,却也无奈!彼等人在关东,家在关东,

又受冉魏兵威所,又岂能轻易走脱便是走脱,又投何处”

说著,柳耆似乎是想起自己当时紧张而危险的逃亡之旅,老脸上儘是后怕的表情,曦嘘道:“若非老朽有长子柳之接应,也不敢大胆西归.::::

“看来柳长史与老先生之间,此前联繫不浅啊!”苟政两眼微眯,幽幽道。

感受到苟政语气的变化,柳耆老眼微变,反应过来,似乎犯了忌讳,他也没想到苟政如此敏感。脑子快速转动,寻求著弥补办法,眼神一闪动,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拜呈苟政,道:“明公,老朽西来,別无长物,只略备薄礼,恭请明公审鉴!”

“哦”苟政眉毛一挑:“是何物!”

柳耆將东西交给侍者呈上,嘴上解释著:“这一包东西,是一些关东朝制、

籍册,中州州郡地理、人情、氏族记录,还有一些老朽在鄴城的见闻,老朽加以总结,汇编成书,另有几张关东州郡舆图,但愿对明公有些用处....

柳耆敘说间,苟政已经对那些图册翻看起来,很快就变得眉开眼笑起来,拿著柳耆记录的一本《氏族志》,笑眯眯地看著他,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亲切道:“於孤而言,恐怕没有比这些图册更贵重的礼物了!“

见状,柳耆淡淡一笑,露出少许矜持的老谋深算的表情。

又翻看一阵,苟政难免见猎心喜,但很快收敛,命人將东西收下的同时,上下打量著这个始终透著狐狸气息的老儿,慢吞吞道:

“老先生此番来见,甜言蜜语,又携厚礼,当有所求才是!”

听此言,柳耆起身,郑重拜道:“明公明鑑,老朽已然行將就木,別无他求,只盼在长安能有一落脚之处,愿有生之年,能亲眼见识英雄明主,成就大事!”

对他这话,苟政是半个字都不信,略作琢磨,苟政面无表情地说道:“柳老先生当知,去岁孤与柳氏之间,可发生了一次莫大的不愉快,柳氏堡为我所破,

族部为我所虏,財货为我所取。我可听说,有不少柳氏子弟,为此感到羞辱与怨恨!”

听此言,柳耆立刻直起身,大方地表示道:“此事,老朽有耳闻,是那不肖二子,不识明主,狂妄作对,乃至其祸,並不无辜。

西来长安之前,老朽已然布告柳氏族人,敢对明公衔怨者,悉数逐出柳氏宗族。至於些许財货,就当柳氏赎罪,贡献明公,以成大事!”

柳耆言罢,苟政嘆道:“老先生若年轻三十岁,必是河东豪杰之首!”

“若说请求,老朽的確有一不情之请..::..”感慨间,柳耆又陪著笑说道,

目光则警向旁边,垂首跪於案后,始终未发一言的柳苏,柳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