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苟秦 > 第168章 出征安排 苟马鏖兵

第168章 出征安排 苟马鏖兵(2 / 2)

略作思量,苟政又特意对郭毅交待道:“三郡夏粮之徵收,仍要推进,不过,手段上,可以灵活一些。一切,以稳定为主....

“诺!”

苟政说这话时,脸色凝沉,显然並不怎么乐意。然而,此一时,彼一时,隨著外部的军事威胁笼罩在头上,对內事务,做出相应妥协是必须的。

自古以来,征粮徵税,都不是一件轻鬆的事情,稍有不慎,便可能掀起民乱,不管是乱贼,还是假民乱。而苟氏集团对关中统治,离走上正轨都还有不小距离,更加不能大意了。

夏粮徵收,与兵进雍秦,是苟政全取关中最重要的两步战略。前者不说建立税收体系,但至少先与地方士民达成一种税务契约,有了开头,才有下一步。后者,则是一种扎篱笆、圈地盘的行为。

两者,都对苟政统治关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偏偏在这种关键时刻,司马勛这匹夫北上来捣乱了。

思及此,苟政心头更加恼怒,这种被强行打破既定节奏与计划的感觉,实在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此时,苟政在心中,暗骂不已。

回过神,苟政又瞅向虽列堂席,但一直默不已的薛强(当然,也跟苟政没有询问有关),道:“威明之见识韜略,於我制敌有大用,此番便率所部义勇,

一同隨军!”

“诺!”薛强起身,从容拜道。

夏五月二十,为御普梁州刺史司马勛入寇,苟政自长安率师出发,西进迎敌。此番隨苟政出征的,除却亲兵、探骑营各一部、归义右营之外,另有杜郁,

薛强所部及部分辅卒,全部人马加起来,足有上万人。

显然,为了对付司马勛,苟政不说不遗余力,但大部分的精兵强將,也全部用上了,誓要击破之。二十三日,苟政军至扶风国鄙县。

从得知消息、做出决策到进兵的这段时间里,更多关於梁州普军的消息传来了。首先,司马勛的確发兵北上了,並且规模不小,三万大军,恐为实数。

其次,司马勛並没有如苟雄、苟安猜测的那般走骆谷道,而是捨近求远,走西边的褒斜道。既然捨近求远,其中自有近途之弊,远途之利。

也是在派出斥候仔细侦探过后,方才得知,骆谷道虽近,但道路是几条秦岭谷道之中,最为险峻难走的一条,並且久未修,闭塞甚多,沿途多绝道。因此,近则近矣,却不利於大军通行,除非费大量人物力进行重新开闢疏通。

相较之下,褒斜道虽要绕些距离,但路相对容易走,並且还有褒、斜二水可以利用,汉中的谷粮可以通过二水转运,直达渭水,有利於军辐输,自汉中北伐关中,后勤永远难以抹平的问题。

当然,如果换作苟政领军,他定会走子午道,直袭长安,褒斜道这边,至多遣一路偏师策应。不过,司马勛弃子午道不走,也是有原因的。

去岁,他已经尝试过了,结果让人印象深刻,除了拔了几座成堡,杀伤一些赵军將士之外,无功而返,空耗钱粮。如今,换一条思路,也是可以理解的,何况,还有杜洪的配合。

而由於苟军將侦探主要方向放在了骆谷道,等褒斜道那边有军情传来时,晋军前锋早已越过太白山岭,出斜谷口,兵锋直指郡县。

为此,苟雄不得不放弃借信息差,设伏偷袭晋军,抑或据谷隘防御的打算,

而是果断率领大军,向西进驻县。

在苟政抵达之前的三日间,双方的候骑,已然在河谷平原间,展开了各种纠缠与廝斗。苟雄遣弓蛀、苟兴二將,率兵前往偷袭,却为其前锋军所拒。

能够被司马勛派作前锋的晋军,显然是精锐,面对苟军的骑兵突袭,並没过於慌乱,领军的將领也很镇定,从容指挥,结阵相抗。

面对结成军阵,且装备精良的普军,弓蛀与苟兴哪里敢用骑兵硬冲,对方又是有后援的,无从下嘴,一番僵持过后,无奈后撤。

当然,不能硬敌,弓蛀与苟兴迅速改变战法,借著骑兵的机动能力,一连昼夜,骚扰普军,採取疲敌之计。不过,这种战法,对並不冒进的晋军前锋来说,

作用也就聊胜於无了。

等到普兵后续兵马,源源不断地自斜谷开出,与之会合后,弓、苟那两支骑兵,袭扰作用则更小了。反是迫於隨军粮尽,只坚持了两日,便退回廓县。

当苟政领军赶到郡县时,司马勛那边,也已率军,驻於渭河之阴,距郡县城不过三十里。

同样的,苟军这边的应对,也打乱了司马勛的计划。他最初的打算,也是趁苟军与杜洪作战时,突然杀出,攻其不备,先击败苟雄大军,斩断苟政一臂膀,

而后再借著普廷大义,邀揽关西豪杰,共击苟政,爭夺关中。

然而,他没想到,苟军竟然早有准备,同时来自弓蚝与苟兴的骑兵袭扰,也让司马勛颇为忌惮。去年,就是因为忌惮王朗所率赵军铁骑的厉害,司马勛最终选择撤兵回汉中。

更为重要的,苟军的实力,对司马勛来说,有些模糊,而武功那边的战况,

经过周折,也终於传到司马勛耳中。

得悉之后,司马勛也恼怒不已,大骂杜洪无能。他是受杜洪所请,结果领军到了,盟友却没了,有这样的猪队友,岂能成事。

倒不是司马勛有多么地看重杜洪,只不过,倘若杜洪能够作为一颗钉子,死死地钉在武功,牵扯苟军力量,对他经略关中来说,是有莫大好处的。

然而,杜洪的败亡速度,远超司马勛想像,也就让梁州晋军陷入了少许的尷尬,不得不单独面对苟军。

不过,司马勛倒也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如今的关中,是“猴子称大王”的局面,司马勛对他梁州大军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

只不过,在没有搞清敌情之时,必要的谨慎,也是应该的。於是,军於渭阴之后,司马勛並没有冒进,而是坚壁固垒,持续向关中转运粮草、军械,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样子。

也就是苟雄兵进廓县后,派军袭扰普军的同时,强行將扶风东部的夏粮给抢收了,倒使晋军没法就地取粮,至少以鄙县为中心的扶风东部地区,做到了坚壁清野,晋军的粮餉,主要还得从汉中供应。

另一方面,司马勛是费尽心思,想要搞清楚苟军的情况,尤其是军事实力,

同时积极遣使,联络关中豪杰。整个关中大地,也因此陷入新一轮的动盪之中,

遍布雍秦的豪强、军阀们,又一次面临著一个选择:

苟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