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诸天问答通历史,古人全破防了! > 第121章 古往今来,哪个不想当皇帝?张邦昌不想?笑话!

第121章 古往今来,哪个不想当皇帝?张邦昌不想?笑话!(2 / 2)

所以,他很想要神臂弩。

只是……

张邦昌嘴角抽了抽。

神臂弩

他要是知道神臂弩如何造的,还用得著跟完顏宗望说这么多

而且……

就算他知道,他也不可能给完顏宗望。

在他看来,他將来是要当皇帝的。

给点钱给金国,僱佣点兵也就够了。

给钱虽然也是资敌行为,但钱这东西,能展开贸易才叫钱,不展开贸易,那就是一堆破烂。

所以,给钱可以。

但给一些资敌的军事技术,那就不行了。

他是有野心,是卖国。

但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考量,神臂弩这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敌国掌握的。

“钱可以给,加钱无所谓!但神臂弩,本相也不知道!”

张邦昌顿了顿,忽然道:“等本相当了皇帝,少不了你们金国的好处!到时候,你想要神臂弩,也不是不行!”

“嗯你说真的”完顏宗望一愣,继而露出不加掩饰的欣喜。

“当然是真的!”

张邦昌一笑,只是,那眼神深处,儘是冷光。

等本相当上皇帝,第一个弄死的就是你!

是的,事到如今,他还想当皇帝。

这古往今来,就少有人能抵挡住当皇帝的诱惑的。

哪怕知道这皇帝没那么好当。

可那醒掌天下权,醉臥美人膝的权利,还是让人流连忘返。

读书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考取功名,获得权利么

而这天下间,权力最大的,自然就是皇帝了!

哪怕他们知道皇帝没那么好当,当了皇帝之后,也会出现各种危险,心惊胆战。

但是,所有想当皇帝,能当皇帝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想法……

那谁谁谁当皇帝,成了傀儡,那是他没本事。

自己可与那谁谁谁不一样。

朕,必然能够掌控局面,不听话的,那就杀!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

就是出於那种,我上我也行的心態。

就,很微妙!

华夏人从来不相信前车之鑑。

要不然,也不会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说法了。

……

而此时,问答空间內,秦镇再次开口了。

“之前说道,张邦昌这些人,以元祐皇后孟氏的名义,控制了朝政。”

“史书上说,张邦昌是不想当皇帝,完全是被逼无奈。”

“说是他当了皇帝之后,见百官,只称『予』不称『朕』,也不称『官家』。”

“詔令也不用敕书,而用手书!”

“里里外外,好像都在展现出他很排斥当皇帝一样。”

“然而,这个称呼,也只是一种称呼。”

“宋朝的皇帝还称『官家』呢。”

“为什么称『官家』”

“这个称呼,是从五代十国时候延续下来的。”

“当时政权很乱,谁都登基称帝,但他们又感觉自己与真皇帝还是有点区別,所以,就称『官家』,而不是朕。”

“但你能说这些人没有当皇帝的心思么”

“皇帝都当上了,还自称什么『予』,这不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么”

“而且,张邦昌在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分配兵卫守住都城,然后,抹除靖康年號。”

“等派人把损坏的楼槽修好之后,然后再下令,让勤王之师全都散了,同时还派人去找赵构。”

“从他一系列举动来看,他哪有不想当皇帝的意思这都直接贴脸了,竟还有人为他辩驳,说他没有僭越之心没有称帝之意”

“当然,张邦昌称帝后,还进行一系列的收买人心活动,如,保全赵宋宗庙,安抚太学生,收拢人心等等。”

“但是吧,张邦昌当皇帝的过程实在是太下作了。”

“他让金人通知开封城內百姓官员等,如果不拥立张邦昌为帝,就杀了所有人。”

“就这种手段吧……真的,有些上不得台面了。”

“你可以靠著阴谋诡计当上皇帝。”

“但是,谁服你”

“你可以把赵宋宗室全部打包带走,但这天下间,还有个康王赵构呢,宗室不是没人了。”

“不管这赵构是什么样的人,就算他是一坨烂泥,那人家也愿意支持赵构,而不是支持你张邦昌!”

“所以,在看清这一点之后,张邦昌也明白了,光靠他自己,肯定是没办法坐稳这江山的,这才有了立孟氏为元祐皇后。”

“本来,他留著孟氏,是想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支持的,毕竟孟氏是孟子的第四十代后人!”

“当然,不是说元祐皇后就是孟子的第四十代孙,孟子的第四十代孙,有个叫孟汉卿的,是后周时期的左羽林大將军,这元祐皇后孟氏,就是这个孟汉卿的后人。”

“总之,张邦昌想要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支持,但,这天下,终究还是百姓多,而且,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听他的话。”

“没办法,就只能立孟氏为元祐皇后,以赵宋宗室的名义,重新掌控朝廷。”

“但这一招,还是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天下人还是向著赵宋的宗室,全都往康王赵构,如今的兵马大元帅那边跑。”

“张邦昌是恨不得弄死赵构。”

“这天下间,要是没有赵构,哪还有这么多事”

“这天下人不接受他,也只能接受他。”

“但现在有个赵构,情况又不一样了。”

“没办法,也只能拥立赵构。”

“靖康二年五月初一,他们接回了赵构,继皇帝位。”

“但是,这时候的赵构,完全就是一个傀儡,没有实权。”

“总的来说,赵构虽然知晓一些內幕,但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二十岁,哪经歷过太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但凡他在外面,找个地方,登基称帝,建元,天下人全都会响应號召。”

“偏偏,他要信张邦昌。”

“当然,一开始,他也不完全相信张邦昌,张邦昌让赵构去开封,赵构死活不去。”

“现在开封,那是一个自己人都没有,他很清楚,去了,那铁定成为傀儡,於是,他死活不去开封,除非开封城內有自己人。”

“所以,他跑到了商丘应天府登基。”

“赵构以为这样就行了,也不怕张邦昌了,就算张邦昌来了,这地方是他的『地盘』,张邦昌还能掀起什么风浪么”

“结果,嗯,张邦昌的確来了。”

“张邦昌肯定是想让赵构重新回到开封城的。”

“现在的开封城,绝对算得上是他的地盘。”

“但赵构死活不去。”

“这时候的赵构,介於有权与无权之间。”

“有权是因为,还有一些军权在手中,无权是因为,朝政方面,他根本说不上话,能说的上话的,就是元祐皇后,也就是孟氏,而这个孟氏嘛,又是张邦昌的傀儡。”

“这时候,张邦昌就开始想办法了,既然赵构不去开封城,那肯定得让赵构去自己的地盘才行。”

“於是乎,当天,就在江寧府,也就是江苏,后世南京地区,修建了景寧宫!”

“景寧宫,可不是什么普普通通,隨隨便便的宫殿。”

“景寧宫是道教宫殿,供奉道教神祇的。”

“而这个神祇,名叫【赵玄朗】。”

“而赵玄朗还有个身份,是为轩辕黄帝,同时,也是宋太祖赵匡胤追尊的赵氏远祖,尊为宋圣祖,尊號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

“所以说,这景寧宫,哪是什么道教宫殿这就是祖宗宗庙。”

“张邦昌在江南地区修建景寧宫,目的就是为了让赵构去江南腹地。”

“只要赵构去了,那,还是傀儡一个!”

“结果,赵构还是不去。”

“当然,也不是说赵构就真的不去了,表面上,他还得装装样子。”

“他专门制定了一个路线。”

“五月二十七:下詔,成都、京北、襄阳、荆南、江寧府及邓、扬二州储蓄物资粮食,修筑城垒,准备接待高宗巡视。”

“路线是:成都—京北—襄阳—荆南—江寧府—邓州—扬州。”

“这路线听起来就有点扯淡。”

“他现在在商丘应天府,还要兜兜转转跑到成都去”

“说白了,赵构这时候就是在忽悠张邦昌,目的就是为了等李纲。”

“果不其然,六月初一,李纲总算到了。”

“这下,赵构支棱起来了。”

“有李刚撑腰,赵构总算不怕了。”

“前面,还跟张邦昌客客气气。”

“又是下詔,说张邦昌临机应变,对国家有功,又是加封为太傅等等,像极了一个傀儡。”

“但李纲到了,一切都变了!”

“李纲是六月初一到的。”

“张邦昌是六月初五被贬的,降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安置於潭州。”

“同时,拥立张邦昌称帝的那些傢伙,如王时雍,也被贬到高州,还有很多人,如吴开,莫儔,李擢,孙覿等,全都被贬!”

“至此,赵构,迎来了高光时刻!”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打脸来的比他想像中的还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