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某些领域存在的摩擦和刁难,被暂时搁置或缓和。
这种高层关系的回暖,无形中为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松了绑。
而中国加入WTO的进程,也因此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障碍被迅速扫清。
一个更加开放、规则更明晰的市场环境即将到来。
对于好莱坞来说,一个拥有十亿以上潜在观众、银幕数快速增长的市场,诱惑是致命的。
他们急于寻找可靠的“带路党”(虽然很难听,但事实就是这样),以确保自己的产品能在这片新大陆上畅通无阻。
而这正是中国电影“出海”,特别是进入北美主流商业市场,千载难逢的时机!
趁着美国人还需要“统战”中国,趁着他们对这片市场既垂涎又有些陌生的阶段,利用他们内部的竞争,抓紧输出几部具有商业潜力的电影,在好莱坞的大本营——北美市场,先打响名头,把实实在在的美金赚到手,同时积累国际发行的经验和人脉。
这比单纯卖出版权,或者为了某个虚无缥缈的奖项去迎合米拉麦克斯之流的趣味,要有意义得多。
拼命发育才是最要紧的事。
王盛在心中再次确认了这个核心原则。
一切的策略,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终极目标。
个体的情绪、所谓的艺术坚持,在庞大的时代浪潮和资本力量面前,都需要让位于最现实的利益计算和长远布局。
与新线合作,虽然看似需要让渡部分国内市场的排片资源作为交换,但这本身就是一笔生意。
引进哪部好莱坞大片不是引进?
用这些本就注定要进来的“倾销品”的排片,去换取自家电影进入北美市场的门票和更有利的分成模式,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更何况,他拥有先知优势,清楚哪些好莱坞电影在国内能卖座,哪些是雷,在“帮忙”排片时,完全可以选择那些既能满足新线需求,自身风险又低,甚至能带动自家院线人气的片子。
飞机穿过平流层,趋于平稳。
空乘送来了早餐和饮品。
王盛只是简单用了点咖啡,便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细化着与新线谈判可能涉及的要点:保底票房、分成比例、宣传投入、剪辑权保留程度……
……
一个多小时后,飞机平稳地降落在京城国际机场。
熟悉的都市气息扑面而来,与沈城的狂欢余温截然不同,这里是一切决策和资本运作的中心。
回到公司。
李婷婷递上一份由秘书处整理好的传真件,上面是米拉麦克斯方面发来的更正式的合作意向提纲,依旧是买断思路,价格略微上浮到一百八十万美元,但核心未变。
王盛扫了一眼,随手放在一旁,对李婷婷低声道:“米拉麦克斯这边先晾着。回复他们,我正在评估多个合作方案,请他们耐心等待。”
“明白。”李婷婷心领神会。
王盛又对李婷婷吩咐道:“通知秘书处,以我的名义,给成龙先生的经纪人陈自强先生回个消息。
内容如下,感谢成龙老师和新线影业的诚意,我对新线提出的合作模式颇感兴趣,认为这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
请他们提供更具体的方案,包括对《功夫足球》北美市场的预期、发行计划、以及他们希望我们在排片上给予支持的具体影片名单和档期。我们可以安排一次正式的会谈。”
他的话语清晰、果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好的,王总。我马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