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生命性纤维束】这种革命性的材料,【云梦城】的骨肉已经齐备。
然而,一个新的、几乎无法逾越的难题,横亘在所有工程师与建筑师面前。
如何将这些“活”的材料,按照【盘古】设计出的、那些天马行空的仿生学结构,精准地“编织”成一座城市?
龙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结构力学仿真中心。
气氛压抑到极限。
中央全息投影中,【云梦城】的蓝图静静悬浮。
那不是建筑。
那是从大地上生长出的、轻盈而巨大的有机体。
是如同巨型贝壳般螺旋包裹的音乐厅。
是如同热带蕨类植物般舒展叶片的空中花园。
是如同远古藤蔓般交错缠绕,构成城市交通脉络的空中廊道。
设计图的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生命律动的野性与美感。
它们违背了人类数千年来对“建筑”二字的全部认知。
“不行。”
机械工程学院的院长,一位以大胆创新著称的中年专家,此刻的脸色却无比凝重。
他的面前,是人类工业力量的巅峰造物——最新一代的塔吊、浇筑车、脚手架的全息模型。
这些代表着旧时代建筑工业力量的钢铁巨兽,在【盘古】那份飘逸灵动的设计面前,显得无比笨拙。
笨拙,且无力。
“我们尝试了所有方案。”一名项目负责人指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红色错误报告,声音嘶哑,“传统的施工机械,根本无法进入这种复杂曲率的内部结构。
它们的精度,以米为单位。而【生命性纤维束】的编织,需要的是毫米,甚至是微米级的操作。”
“我们是在构筑一个生命体,不是在堆砌一堆方盒子!”
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绝望。
传统的建筑工程,是力的艺术。是征服,是堆砌,是与重力的对抗。
而眼前的蓝图,需要的却是“绣花”的功夫。
是用一根根活着的纤维,去编织城市的血肉。
就在整个项目即将陷入停滞的绝望时刻,实验室的主控光脑,发出了一声轻微的提示音。
一道来自【盘古】的推送,以最高权限,直接覆盖了所有人的屏幕。
不是数据。
不是报告。
而是一段动态的全息影像。
影像中,数以万计的、只有巴掌大的金属造物,从一个巨大的蜂巢状母舰机库中有序飞出。
它们通体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结构精密,充满了工业设计的美感。
它们没有笨重的履带。
没有轰鸣的引擎。
它们是无人机。
一个全新的命名,伴随着影像,直接烙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
【“工蜂”——高精度建筑无人机蜂群】。
这是何宇兑换出来的。
在【盘古】的模拟动画中,这群安静的金属蜜蜂,取代了所有人类施工队,取代了所有笨重的传统机械。
它们如同一个纪律严明的空中军团,以一种超乎想象的协同效率,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