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紧张形势不断持续,生活条件没好多少,倒霉的人却是一批又一批,老百姓人人自危,都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谁不烦?
铁柱子表面上只是在生活条件,其中的意思大家都能明白,那是对于改变现状、追求美好明天的渴望。
魏晓婷没有插话,只是一边静静的听着,一边扒着饭。
等她反应过来时,才发觉不知不觉间已经把一大碗饭,连同腊肉、蘑菇、鱼肉,以及那盒红烧牛肉吃了个干干净净。
这下子可好,羞得她更不敢抬头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红烧牛肉罐头可没有后世那种盒装,最少都是实打实的一斤装。
这饭量,多少老爷儿们也吃不了这么多啊。一般家庭更不舍得这么吃,有了好东西都是吃一些后收起来,分成两顿、三顿吃。
这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还不得笑话她比猪还能吃啊?
吴大伟可不这么觉得,知青们都是年轻,屯子里不少男知青刚来时,吃饭都是用盆。
别男知青了,就津市来的那几个女知青,刚来时也不少吃,这才哪到哪啊?
他拿过大碗,想再给魏晓婷盛一些,吓得魏晓婷赶忙夺过了碗,连声道:
"不要了,不要了,我吃饱了……"
莽子:"真吃饱了吗嫂子?都是自己人,到了咱们这儿就是到了家,可不要客气啊。"
"真吃饱了,很好吃,我不知不觉间就吃多了。其实……我平时吃的没这么多的。"
铁柱子骄傲了:"嫂子的话中听,就咱这手艺,开个饭馆儿可能不够,但是做个家常菜,也算能拿得出手了。
哈哈哈哈哈……
等明天的,我去逮些蝲蛄,给你们做一道蝲蛄豆腐尝尝,那玩意儿才鲜亮呢。"
魏晓婷不明所以,好奇的问道:"豆腐?你还会点豆腐呢?"
吴大伟笑呵呵的解释:"蝲蛄豆腐是一道菜,用山溪里产的一种叫蝲蛄的虾做的,有些像是豆腐,却不是一回事儿。
不过么,味道确实是很不错,鲜得很。"
"哦,原来是这样啊。"
"明天咱们都去转转吧,逮虾也很有意思的……"
"好啊~"
莽子:"我明天一大早就走,黑蛋就不带了,留到这边跟你们做伴吧。
估计回去也没空管它,唉……"
莽子家的情况吴大伟和铁柱子哪能不知道?就他爹那个样子,活着还不如死了呢。
要不是他妈照顾的仔细,恐怕早就没了,如今能多活这么多年,见到莽子长大成人、顶门立户,已经没什么不甘心的了。
莽子一家都如今已经看开了,活着也是受罪,也没啥意思,反正人总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