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语重心长,是基于他多年政治经济工作阅历,得出的金玉良言。
“我明白,贺伯伯。您的提醒非常重要,我一定牢记在心。
您放心,在具体运作上,我一定会采取稳健的策略,充分调研,多方论证,慎重行事,绝不会盲目冒险。”
阳光明郑重点头应下,态度恭谨。
他没有在具体的商业构想和投资方向上多谈,那涉及更多不便透露的核心信息和未来布局,只是再次表态会谨慎稳健。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那一百万美元结汇的具体操作事宜上,这才是此次深谈最实质性的部分。
“你这次回来时间紧,只有一周。这一百万美元结汇,具体打算怎么操作?有没有什么初步的想法或者困难?”贺振中询问道。
他的手肘撑在膝盖上,显露出对这个问题的重点关注。
阳光明也知道,切入正题的时刻到了。
他这样坦诚布公,并主动提出结汇,其实就是想送一个顺水人情给贺振中,同时巧妙地解决自己的实际需求。
在这个国家百业待兴、急需外汇进口关键设备和技术、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将创汇作为极其重要政绩考核指标的年代,
一百万美元的外汇,哪怕对贺振中这样的市里主要领导来说,也是一笔极为亮眼、能带来实实在在政治资本和话语权的突出业绩,能在很多谈判和项目中占据主动。
贺振中当然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这一百万美元在当前形势下的巨大价值和政治意义。
阳光明说道:“一百万美元,这个数额太大了,我个人和家庭,日常消费使用的话,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
这笔钱总归要转回来结汇,这是主要目的,至于用在哪些方面,都可以谈。您有什么建议吗?”
贺振中沉吟着,眉头微微蹙起,手指下意识地在膝盖上画着圈,思考着具体操作路径和可能存在的政策障碍。
贺振忠继续说道:“这一百万美元,毫无疑问是你个人的合法财产。
按照人民银行和外管局现行的规定,个人侨汇存入银行后,会按照国家公布的官方汇率,强制结汇成相应数额的人民币,同时根据金额配发一定比例的侨汇券。
这笔钱,数额过于巨大,结汇后的人民币和侨汇券数量惊人,对于个人和家庭消费来说,根本用不了……
正如你所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合理地使用完毕。
大量现金存放在银行,只是数字,无法转化为有效的物质改善和国家建设力量。”
他顿了顿,似乎在脑中梳理着政策和寻找可行的突破口。
“那么,如果要想绕过单纯的个人结汇消费,把这笔宝贵的外汇直接划归到市政府,或者我分管的某个委办局的特定账户上,作为政府的外汇收入,倒是可以操作。
但问题是:接收方,也就是政府或者单位,就必须拿出等值的东西和你进行交换。
这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买卖关系。
百万美元不是小数目,哪个单位能轻易拿出等值的紧俏物资或者提供等值的服务给你呢?”
贺振中一边分析,一边缓缓摇头,眉头锁得更紧了些。
这个问题在现行的体制和政策框架下,确实有些棘手。
个人拥有巨额外汇并自愿贡献,但国家缺乏灵活高效的接收和补偿机制。
如何设计这个操作路径,需要智慧和变通。
阳光明看着贺振中皱眉深思,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主动开口,抛出了自己深思熟虑、早已想好的建议。
这个建议的核心,就是找到一个将个人需求与国家利益完美结合的平衡点。
“贺伯伯,听了您的分析,我也有同感。
所以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您看是否具有可行性。”阳光明语气谦逊。
“哦?你说说看。”贺振中立刻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明显的期待和兴趣。
他知道阳光明素来思路活络,往往能想出些出人意料的好点子。
“我这一百万美元结汇,用于个人消费的话,数额过大,不适合全部简单地转入我个人在银行的账户,然后由银行按照国家规定,强制结汇成人民币和侨汇券,躺在存折上。”阳光明首先明确出发点。
“正如您所分析的,强制结汇后,这笔钱就变成了庞大数额的人民币和一定数量的侨汇券。
侨汇券虽然能购买一些市面上紧俏的商品,比如进口家电、自行车、手表等,但选择范围终究有限,而且数量远远超出家庭正常需求。
而人民币本身,在国内能购买的东西,确实受到各种票证制度和物资供给计划的严格限制。
我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合理、合规地花掉这一百万美元结汇后产生的巨量人民币。
这不仅于国于家无益,对于我同样影响不好,我可能会因为持有过多现金而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他冷静地分析着现状和潜在问题,然后话锋一转,提出了核心方案。
“您刚刚提出的,由市政府出面,或者由您分管的某个部门,专门协调银行,特事特办,设立一个特定的临时性的外汇接收账户或者资金通道,我觉得这个方案就很好。
然后,我可以先将这一百万美元中的大部分,比如八十万美元,直接从我海外账户,转入这个由市政府指定的特定账户。
这笔钱一旦进入这个账户,就算是由贺伯伯您亲自协调、主导,作为我们市吸引来的、实实在在的外汇收入,直接计入市里的创汇指标,完成了相应的外汇任务。
至于这笔外汇进入市里账户后,相关部门卖给我什么东西,我看不着急确定,后续可以慢慢研究、商讨。
就算这个买卖过程的时间拉长一点,比如几年时间,那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这八十万美元的宝贵外汇资金,第一时间到位了,可以直接用于国家建设。
而剩下的二十万美元,则按照正常程序,转入我的个人银行账户,进行常规的结汇操作。
这部分换成的人民币和侨汇券,数额依然不小,但用于我个人和家庭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日常生活开销、子女教育、应急储备等,已经是绰绰有余,甚至可以说相当宽裕了。
这样,也避免了我个人名下人民币资产过于庞大的问题。”
阳光明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核心建议,即“八二开”的方案。
他稍作停顿,观察了一下贺振中的反应,见其听得非常专注,便继续解释这样操作,能同时解决国家和个人哪些方面的需求。
“这样操作,在我看来,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或者说,能同时解决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最直接的是,国家通过您和市政府的协调,直接、快速地获得了八十万美元的宝贵外汇现汇,可以立即投入使用,解决燃眉之急。
其次,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能借此机会,向协调此事的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一些我个人合理的、但依靠人民币难以解决的特定需求。
这些需求,我希望可以用那特定的八十万美元外汇额度来‘支付’或者说‘兑换’。”
他开始列举具体需求:
“比如,我希望能用这部分外汇额度,委托市房管局或者相关的国营房产部门,帮忙物色、购买一两处位置、环境、建筑质量都相对合适的花园洋房或者高级公寓住宅。
目的是为了改善家里老人的居住条件和孩子们未来的成长环境。
现在我们一家六口挤在石库门亭子间和前楼,实在过于拥挤逼仄。
我知道现在私人购买房产,尤其是这类旧时代留下的优质房产,政策还不明朗,手续繁琐,而且往往要求使用外汇结算。
但如果我支付的是国家急需的美元,并且是以这种为国家创汇的方式提出,想必房管局等相关部门会高度重视,乐于协助,甚至主动帮忙寻找合适的房源,并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地完成交易和产权过户手续。
再比如,我后续需要与港岛的公司团队以及美国的技术伙伴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和处理事务。
因此,我希望能申请在我购买的住宅内,安装一部国际直拨电话。
我知道目前家庭安装电话本就极为困难,国际直拨电话更是控制极严,审批权限很高。
但如果是以吸引外资、方便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境外联络、促进对外开放的名义提出,并且愿意支付外汇安装费和通话费,我想电话局方面应该也会积极考虑,优先安排。
另外,我个人对传统文化艺术一直很有兴趣。
如果可能,我还希望能用部分外汇,通过文物商店、国营工艺品公司等渠道,购买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收藏价值的中国书画、古董瓷器等艺术品。
一方面是为了个人欣赏和收藏,另一方面,也是支持国家的文物商店创汇业务。
这类收藏品的交易,在国内用人民币很难进行,通常也需要外汇。”
阳光明的思路非常清晰,将个人改善生活、便利工作、文化消费等需求,与国家创汇、支持文化事业等政策导向巧妙地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既能满足国家急需,又能解决个人实际问题的近乎完美的双赢方案。
他提出的需求,都是在当时政策环境下,个人即使有钱(人民币)也难以实现,但通过外汇支付和特批渠道就有可能解决的痛点。
贺振中听着,眼睛越来越亮,刚才紧蹙的眉头早已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许、兴奋甚至有些豁然开朗的神色。
手指不再无意识地敲击,而是兴奋地轻轻拍了一下沙发扶手。
这个方案,完全可行!而且操作起来,远比他之前想象的还要简单、灵活!
本质上,这并不涉及复杂的国有资产置换或者物资调拨。
只需要他以自身身份和影响力出面,协调银行设立一个专门接收这笔外汇的临时账户,并明确这笔外汇是阳光明同志划拨给市里用于创汇指标。
同时,阳光明同志将其中的八十万美元外汇额度,指定用于支付其符合政策导向的个人消费项目,比如:购房、安装国际电话、购买艺术品等。
这些消费项目,由对应的政府主管部门,如:房管局、电话局、文物商店,提供服务和收取外汇,并出具正规票据。
整个过程,外汇从阳光明的海外账户,流入国家的外汇池子,而阳光明获得了国内用人民币难以买到的特定商品和服务。
政府部门完成了创汇任务,相关单位收到了宝贵的外汇,阳光明满足了需求。
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他贺振中个人能实实在在地拿到八十万美元的创汇政绩。
这在他主管的工作领域,将是一个极为亮眼的成绩单,对于他巩固地位、争取更多项目资源、在班子中提升话语权,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甚至在更高层面的领导那里,也会留下善于开拓局面、吸引海外资源的良好印象。
而阳光明提出的购买花园洋房、安装国际电话、购买艺术品等需求,在能用外汇支付、并且是以这种为国家创汇做出贡献的方式提出的前提下,根本不算什么事,甚至相关部门会求之不得。
因为这等于用国内现有的、暂时无法大量产生外汇收益的资产(如老洋房)、或者服务(如安装电话)、或者库存商品(如文物商店的藏品),换回了实实在在的、能用于进口关键物资的硬通货美元!
这对于那些部门来说,同样是完成了创汇任务,何乐而不为?
“好!好!好主意!”
贺振中忍不住连说了三个好字,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振奋和激赏,身体也坐直了,“光明,你这个想法非常好!非常巧妙!既旗帜鲜明地解决了国家创汇的燃眉之急,也充分满足了你个人合理、合法、合情的需求,是两全其美,不,是多全其美的好办法!”
他越琢磨越觉得这个方案精妙绝伦,简直是为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实际困境量身定做。
“八十万美元转到特定账户,完成市里的创汇指标。
剩下的二十万美元,你个人结汇用于日常。
这个分配比例考虑得很周到,很合适!”
贺振中当即拍板,展现出一贯的雷厉风行,“这件事我看就这么定了!你这边尽快准备好相关的身份证明等文件。
我这边立刻安排秘书,协调银行、市房管局局长、市电话局局长以及工艺品公司的负责人,尽快把这个流程理顺,把通道搭建起来!争取在你离开上海前,把事情基本落实!”
他稍微放缓语速,补充具体细节:
“具体你看中了哪里的花园洋房,有什么大致的要求,比如区域、面积、格局,可以提前去看看,或者让房管局推荐几个备选方案,有初步目标了告诉我,我让房管局配合你,保证找到合心意的,价格也绝对公道。
国际电话的事情包在我身上,我让电话局作为特殊配套服务来处理,优先安装。
艺术品收藏……这个你自己把握眼光,只要来源合法,通过正规文物商店或指定渠道购买,没问题,这也是支持文化事业创汇嘛!”
两人就在这间充满墨香的书房里,轻松愉快地敲定了这笔涉及巨额外汇和多项稀缺资源交易的重大安排。
整个过程,没有激烈的争论,没有繁琐的扯皮,只有基于高度信任和共同利益的默契与高效。
阳光明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此一来,他既兑现了为国家贡献外汇的承诺,赢得了贺振中更深的信任和好感,建立了更牢固的利益纽带,也为家人彻底改善了居住环境,解决了与境外联络不便的实际困难。
同时还合理地将大部分即将结汇的美元“花”了出去,换取了国内稀缺的优质资产和服务,避免了巨额人民币闲置在账户上惹人注目,真正实现了个人、贺振中、家庭、国家、地方政府的多方共赢。
这个开局,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和完美。
“那就太感谢贺伯伯了!让您费心劳神了!”阳光明真诚感谢。
“谢什么!见外了!”
贺振中心情大好,笑容满面地站起身,用力拍了拍阳光明的臂膀,“你这是帮了我的大忙,也是帮了市里的大忙!
走,饭应该准备好了,我们边吃边聊,还可以再细化一下步骤。
今天中午,可得好好喝两杯,庆祝你学成归来、载誉而归,也庆祝咱们这件利国利民利家的大事,就此落定!”
两人相视而笑,气氛融洽无比,一同走出了书房。
餐厅里,已经飘来了饭菜的香气和刘雅娟热情的招呼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