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北疆大捷(1 / 2)

与此同时,应天府,文华殿。

暖风拂过琉璃瓦,新君朱高炽端坐于御座之上。

他看着下方恭敬侍立的于谦和太子朱瞻基,脸上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辉。

“朕思之再三,先帝以武功定天下,而朕,当以文德治天下。”

“即日起,遍告天下,凡田赋,减三成。商税,减两成。”

“与民休息,此乃仁政之始。”

说这话的时候,他面带笑容,可以说真就如同一个仁德之君一般。

但这话却让

于谦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国库……恐难支撑,北方虽然现在不用咱们管了,漕运修缮,京官俸禄,无一不是巨额开销,税赋锐减,国将不国啊!”

朱高炽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许,他不喜欢于谦这种不合时宜的实在。

心里暗道一声,你有话私下不能说吗?

非要现在搞到明面上,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于爱卿多虑了,朕施仁政,百姓感念,自会奋力农桑,商贾亦会踊跃行商,此消彼长,国库收入未必会减。”

“况且,人心安定,胜过万千甲兵。”

他看向自己的儿子朱瞻基,希望得到支持。

朱瞻基垂着眼帘,看不出情绪,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

他没有附和,也没有反驳。

这种沉默,让朱高炽有些不快。

难道连你也觉得朕错了吗?

朱高炽心中闪过一丝恼怒。

朕就是要证明,仁德之道,远胜尔等信奉的刀剑权谋。

他挥了挥手,语气不容置疑:“就这么定了。朕要让天下看看,何为真正的圣君治世!”

政令一下,天下哗然。

平民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颂圣之声不绝于耳。

可国库的银子,却如同开了闸的洪水,一泻千里。

更致命的是,那些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的藩王与勋贵们。

他们表面上高呼陛下仁德,背地里却阳奉阴违,变本加厉。

江南,某位国公府邸。

管家将一本账簿呈上:“公爷,朝廷减了三成田赋,咱们府上今年的庄子收入,怕是要少一大截。”

那位头发花白的国公爷,呷了一口新茶,慢悠悠地把玩着手里的玉器。

“慌什么?陛下体恤万民,我等做臣子的,自然要为陛下分忧。”

“去告诉那些佃户,朝廷的恩典是朝廷的,但咱们府上的代缴、火耗、人头等杂项,今年要涨一涨,里外里,把那三成给我补回来,再多收一成。”

管家心领神会:“高!还是公爷高!如此一来,咱们不仅没损失,还能多赚。外头还得夸咱们响应陛下仁政呢!”

“哼,那位爷在龙椅上坐久了,怕是忘了这天下,不止他朱家一个姓。”

相似的一幕,在帝国的各个角落不断上演。

朱高炽的仁政,成了地方豪强们中饱私囊的最好借口。

仅仅过去两个月,奏报如雪片般飞回应天府,上面的数字触目惊心。

国库收入非但没有此消彼长,反而断崖式暴跌。

朱高炽看着那些奏折,有些无法理解了。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朕给了他们好处,他们为什么还要如此贪婪?”

朱瞻基站在一旁,看着父亲困惑又愤怒的脸,心中一片冰冷。

因为人性本就贪婪,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