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你们的脑袋,从个人的那点情绪里拔出来,想清楚一件事。”
陈山往前走了一步。
“你们,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
“是为了那点可笑的清白名声,灰溜溜地滚回去。”
“还是为了十年,二十年后,我们自己的军舰,自己的飞机,自己的工厂,能用上我们自己造出来的东西!”
“让外面那群鬼佬,再也不敢用枪指着我们的头,告诉我们该做什么!”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告诉我,你们要选哪条路!”
礼堂里,死一样的安静。
只有学生们粗重的喘息声。
他们看着台上的陈山,看着他身后那面鲜红的旗。
他们感觉自己的血,从脚底板,一点点烧到了头顶。
陈山没有在话,缓缓转过身,面向那面旗帜。
他就那么站着,背对着所有人,仰头看着那面旗。
一分钟。
两分钟。
礼堂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声。
然后他举起了自己的右拳,举到太阳穴的高度。
“我再问最后一次。”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
“愿意把自己的名字扔掉,把自己的脸皮撕下来,把自己变成一块无人知晓的基石,铺在国家前进的路上。”
“愿意把个人的荣辱毁誉,都他妈的丢进垃圾桶里,只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拼上这条命的。”
“举起你的右手。”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所有的学生,都僵在原地。
一秒。
两秒。
李国猛地抬起头。
他看着那面旗,眼泪夺眶而出。
他想起陈山昨天问他的话。
“淤泥,是肮脏的,还是伟大的?”
他想起了夏教授那句沙哑的。
“你们,就是答案。”
“唰!”
李国用尽全身力气,把自己的右拳举了起来,手臂绷得像一根钢筋。
他的动作,像一个信号。
“唰!唰!唰!”
他身后的学生,一个,两个,十个,一百个。
所有人都举起了自己的右拳。
一百零一只手臂,像一片沉默的森林。
有人在哭,却咬着牙,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有人在抖,却挺直了胸膛,不肯弯下半分。
陈山看着旗帜,他没有回头。
他的声音,在礼堂中庄严地响起。
“我宣誓!”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投身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伟业!”
李国跟着吼了出来,声音嘶哑。
“我宣誓!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投身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伟业!”
一百个学生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
“保守国家机密!”
“保守国家机密!”
“不怕牺牲!”
“不怕牺牲!”
“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忠于祖国!”
“以我所学,尽我所能!”陈山继续。
“以我所学!尽我所能!”怒吼声,让整个礼堂都在震动。
“忠于使命!”
“忠于使命!”
陈山吼出最后一句。
“永不背叛!”
“永不背叛!”
一百零一道声音,汇聚成一股毁天灭地的雷鸣。
吼声在巨大的礼堂里反复回荡,经久不息。
当最后一个音节散去。
礼堂里再次陷入了寂静。
只有一百零一个人粗重的呼吸。
他们依旧举着拳,像一百零一座沉默的丰碑。
脸上的泪痕未干,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种全新的,灼热的光。
那不是迷茫,不是愤怒。
是信仰。
是在烈火中重生的,钢铁一样的信仰。
陈山缓缓放下手臂,转过身,面对着这片沉默的森林。
他看着他们,一张张年轻的,挂着泪痕,却无比坚毅的脸。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去工作。”
pS:在民族危亡与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总有一群人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大义紧密相连。
他们为了集体利益,主动隐匿姓名,切断与过往的联系,在不为人知的角承担起艰巨使命;他们可能因长期缺席家庭责任而被亲友误解,甚至背负“不孝”“冷漠”的骂名,但始终坚守初心,以隐忍和执着践行对国家的忠诚。
更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主动褪去姓名与荣光,潜入历史的暗流,以双重身份行走于刀锋之上。当同胞的误解如荆棘刺穿脊背,当至亲因蒙羞而痛彻心扉,他们仍将真相吞咽入腹,任由污名锈蚀自己的尊严。在至暗时刻,他们以血肉为火炬,照亮前路却灼伤自身。
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们的隐忍与牺牲,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力量。
我也不知道这本书还能写多久,可能哪天就被封了,也可能因为没有收益把这阶段写完就完结了。
最近身体也不太好,胃病一直困扰着我,每天只能睡三个多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