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果断下令,抽出麾下主力之一的步兵第63联队,配属部分工兵和炮兵,执行了一次漂亮的迂回包抄。
该联队避开川军正面阵地,从其防御体系的东侧薄弱环节突然穿插,速度快得惊人。
等到川军指挥部察觉时,鬼子第63联队的先头部队,已经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接捅到了藤县城下。
兵临城下!
城内,122师王师长接到急报,脸色骤变。
他立刻下令,命令正在外围北沙河一线与鬼子主力鏖战的部队,迅速抽调兵力回援藤县县城。
-----
一望无际的鲁南麦田,冬小麦刚刚返青,给苍黄的大地铺上了一层淡淡的绿意。
然而,此刻这片希望的田野,却即将沦为血腥的战场。
奉命回援藤县县城的约两千多名川军官兵,急匆匆地在麦田间的土路上行进。
他们衣衫褴褛,装备简陋,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与鬼子血战到底的决绝。
突然,前方传来了履带碾轧地面的“嘎吱嘎吱”声,沉闷而压抑。
“隐蔽,是鬼子的铁王八。”带队的军官声嘶力竭地大喊。
士兵们迅速散开,匍匐在田埂下、土坎后,或是直接趴在了麦田里。
三班班长,赵老幺,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此刻正和手下的弟兄们趴在一条刚挖不久的浅散兵坑里。
他啐了一口嘴里的泥,死死盯着远处那几辆越来越近的钢铁怪物。
那是一批八九式中战车和体型更小些的九四式轻装甲车,总共二十多辆,后面跟着黑压压一片的鬼子步兵。
八九式中战车
“龟儿子的,阵仗还不小。”赵老幺低声骂了一句。
要是在以前,第一次见到这些喷着黑烟、刀枪不入的铁疙瘩,弟兄们难免心里发怵。
但这次,不一样了。
他们师里前阵子发下来一本薄薄的册子,据说是那个很能打的69军方军长让人编的,里面专门讲了咋个打鬼子的坦克。
赵老幺不识字,但连里专门让人念给大家听过,还在地上比划演练过。
不能慌,不能瞎开枪暴露位置。
等它开过来,找机会靠近了打。
他摸了摸身边放着的几个土制燃烧瓶——里面灌满了煤油,塞着布条。
另一个弟兄怀里抱着用布带捆好的集束手榴弹,五枚一捆,沉甸甸的。
履带的声音越来越近,嘎吱嘎吱,仿佛就在耳边碾过。
一辆八九式中战车庞大的身躯,压倒了一片片青麦,钢铁履带卷起泥块,正好从赵老幺他们隐蔽的散兵坑旁不到十米的地方经过。
战车内的鬼子驾驶员,透过狭窄的观察缝,视野极其有限,加上麦苗的遮挡,根本没有发现几乎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川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