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电话这边微微皱眉。有些事儿,咋就能那么巧合呢?韩广利是新村的,那个黄大师竟然也是新村的。
明明同在一个村子出来的两个人。还能完全不认识。这还真有点儿奇怪。
我告诉何双,电话号码就是我的微信。
没一会儿的功夫,挂断电话后,何双很快就加了我的微信号。
最后,她直接给我转过来了1万块钱的活动经费。有了这1万块钱,干活也能多些力气。
转眼间到了第二天,店铺也没什么事儿。
我便和六叔关了店铺的门,准备去那个新村看一看。
别说,新村这个地方我还有亲戚呢。
我有一个远房的二舅,就住在新村。这个二舅跟我妈有一些亲戚关系,不算特别的近便。但亲戚这东西,走动走动不就近了嘛!
我一边想着,买了些水果。普通过日子的人家,不用搞得那么精致,买什么小果篮。主打一个经济实惠。我扛了一只大榴莲,买了10斤香瓜,拎了两只大西瓜。
这些水果加一起,情意重不重我是不知道。但这礼物属实挺重的,加在一起50多斤呢!赶上三桶大豆油了。
我和六叔拎着这些水果,坐着大巴车,浩浩荡荡奔向新村而去。
到达新村后,跟随记忆中的位置,我去找我二舅。果不其然还是找错了门儿。
进入村子,一条宽阔的大道两边儿都是人家。并且家家户户大门都是一个颜色。这谁能分得清谁家是谁家?
我走到一户人家门口,开口就喊二舅。结果出来的是个小姑娘,看起来十七八岁。
我开口询问。
“马连桥是住这儿吗?我是他的外甥啊!”
小姑娘鄙夷瞪了我一眼,然后伸手指了指东边儿的方向。
“再往前走,往前数5个大门儿就是了!”
按着小姑娘所指的方向,我继续往前走了5个大门。这一次我依旧放声大喊。
“马连桥在家吗?我是杨伟呀!”
没一会儿的功夫,大门被人推开。一个穿着红色大花布衫,系着围裙的胖女人从屋子里走出来。
我一眼就认出了这个胖女人。
“哎呀,妈呀,二舅母好久不见呀!
我是杨伟,老杨家那个大儿子。您不记得我了?我五六岁的时候,在您家住过一个礼拜。
那个时候你天天做瓜片炒香肠,我是一口都不吃。结果我住在您家最后一天,您还做了瓜片炒香肠。你死活往我碗里夹了一大筷子,我硬着头皮吃进去,才知道那是香肠切的片儿。我当成胡萝卜了,整整一个星期一口都没动。
最后临走的那天,我坐在你家门口嗷嗷的哭。我说我要吃香肠。我妈死活拉着我走,最后您还跑到屋里去,给我抓了一把金锣王的火腿肠揣我兜里。二舅母,你记起来了不?”
我的话把眼前的女人听的一愣一愣的。最后女人猛的一拍大腿。
“哎呀!老杨的那小子。杨伟,小伟子是不是你呀?
天呐,多少年不见了,你都长这么大了。
呀呀,快进,快进来!你二舅赶集去了,一会儿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