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二零二一年,农历大年二十九,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新年,因为工程高峰期,疫情,二合一,大家伙很少有回家过年的。
工地上外地员工多,工地在餐饮上尽量多样化,让大家吃到天南地北的美食。
要是搁在往年,估计小年夜,工人们回去的都差不多了。
今年,小年过了大家还在忙碌。
海北电厂有了自己的“二十四时辰”。
累吗?
肯定累的,但是,每个人都在忙碌,为了明年能够“双投产”。
这是“军令状”,也是“死目标”,疫情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大家只能拼命的往前“赶工期”,领导压力也特别大。
经常大半夜的,过来视察工地。
大年二十九,子时。
海北电厂1号锅炉作业区,老唐正用手电筒检查水冷壁管接口。
作为焊接工程师,白天的焊缝,他还要再抽查一遍。
晚上的风微凉。
老唐套了一件外套,冬天嘛,昼夜温差还是很大的,主要是风一刮,“体感温度”感觉冷。
很多人徒步,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突然“失温”。
强光手电筒下,他指尖划过刚焊接的焊缝,与值班工友交接:“3号区域焊缝没问题”。
丑时。
电厂1号码头后方道路。
黄急停蹲在临时板房旁,临时吸烟点里。
他对着图纸,用笔,一圈圈的标注配煤堆场的设备进场路线。
项目复工后工期紧迫,这张修改了五遍的路线图,将保障次日门座起重机的调试作业。
厂区临时道路,还有集装箱板房都是根据工程进展,搬迁和移动的。
除了“电厂”自身的永久建筑。
都是做好“规划”的。
寅时。
码头值班室里,余磊再看宿舍楼浇筑梁板,基础出零米,构造柱,楼板现浇。
因为,柱子保护层不够,余磊让总包,下令调整保护层。
本来下班的打灰,一直推迟到了半夜,灰单“一改再改”。
他发了语音给同学李玩酷。
“明年投产。”
没有回信,估计这家伙,不晓得在睡的“温柔乡”里“干活”呢。
此刻,大家都是“牛马”。
有的人舒服,有的人痛苦罢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哗啦!
手机屏幕映出天上的星空,远处施工区的探照灯在海面上投下光柱。
卯时。
配煤堆场施工现场,老赵带领工友做核酸检测。
明天是大年三十了。
从下午开始,大家还是要象征性的放个一天假期的。
吃个年夜饭,“看春晚”,这可能就是疫情下,最幸福的事情吧。
老赵检查了一遍工具,大家带着“马登”,铁丝,钢筋钳子,大扳手。
今天的任务是,冷凝塔的地板钢筋,公分也是按量算的。
辰时。
天亮了,上班了。
吃过早饭的工人。
在主厂房汽机房内,用角磨机打磨循环水管道焊缝。
呲呲…呲。
砂轮片高速旋转溅起火花。
他时不时用卡尺测量平整度,焊缝的质量至关重要,否则,会渗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