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工程上的,那依然是乙方的事情。
钢筋歪了一根,混凝土少倒半方,甚至下大雨漏水,全算你头上。
没事的时候公司拿你当狗用,有事的时候一脚踹你出去背锅。
一个坐牢的见习安全员已经代表背后有千千万万个被处罚的背锅牛马。
社会地位?别提了。
别人听说你搞工程的,第一反应就是“工地搬砖的吧”?
不管是相亲还是过年,你永远都是个干工地的,和你曾经那些小学,初中辍学的二流子一个单位的。
谁能想到小刘是“同济”本科毕业的,这行业就这样,同样的分数,不如上个警察学院,毕业就是公务猿。
地位高,老婆好找,说不定还不要彩礼呢。
现在后悔都没尿用,因为张雪峰来的晚了啊,早听了,早跑路了。
而且,这个土木行业,从二零二零年初就有衰退的迹象了,因为标杆“李嘉诚”,从大陆跑光了。
如果不出意外,怕是要出问题了。
目前的趋势来看,行业行情每况愈下。
以前说“国家建设靠他们”,现在是“基建饱和,项目越来越少”。
裁员降薪天天有,你敢提辞职,公司连挽留都懒得挽留。
停岗带薪还是恩赐,“人才池”各种“五花大绑”的阴损手法整不死你。
所以,大家都说,“土木”是骗进来的专业,错了嘛?
没错。
因为这是一个时代话题。
二十年前,是对的。
现在嘛,自然是错的。
一代人才有一代人的使命。
当年填志愿,家里人说“土木好,稳定,有前途”,结果来了才知道稳定的是加班,前途是去别的行业重新当新人。
因为老一辈人看到的事情,“时效性”已经过了。
导致现在的小年轻,十万个“草拟嘛”。现在骂人都格式化了,跟知识点似的,骂太多了麻木了。
工地毕竟远离城市,远离女人,跟社会脱节的厉害。
一帮大男人做事,就是能多糙,有多糙,糙哥嘛。
果然,有工人抱怨了。
“这么严啊?以前在别的工地挖基坑,哪有这么多讲究。”
老周听见了,把图纸往一合上:“这是百万机组的主厂房,不是小作坊的地基。再说了,北海厂要打造“标杆”,要拿“鲁班奖”。国家顶级大奖呢。”
话音刚落,后勤的人推着辆小推车过来,车上放着几箱矿泉水和一摞口罩。
“大家先领瓶水,干活口罩都戴上。”
“你逗我呢?”
“爬脚手架戴口罩,不得憋死?”
“疫情防控,“天字号”工程,谁阻挠就是对抗“大政方针”。”
果然,大家齐刷刷的闭嘴了。
莫清零自己都热的够呛。
换个新口罩,太阳
果然说一套,做一套。
莫清零也受不了啊,热的自己把口罩下拉,露出鼻孔,然后,赶紧跑过去领了三瓶水。
自己拧开盖子猛灌了两口,冰凉的水滑过喉咙,才把口罩闷住的燥热压下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