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没,这就是基坑的边线,北边得离临时配电室三米远,南边挨着循环水管沟,开挖的时候得特别注意,别碰着预埋的管线。”
新建的工程就这么点好处。
地底下没啥东西,就一些电气管廊,还有两根排水管,避开就行。
旁边的老韩正弯腰检查打桩机的履带,听见这话,“卧槽”,竟直起腰,安全帽檐下的脸晒得黢黑,只有眼睛周围因为常戴墨镜留着一圈浅印,“不早说,差点撞上”。
“管线的位置标清楚就行”。
打桩机昨天赶夜路到的,司机做了核酸刚换班,现在就能动。
就是这海边的破地,潮得很,钢板桩可得砸实了,别回头挖着挖着塌了。
这个问题,搁在以前还真的重视起来,因为新吹填沙的地,塌陷的厉害。
稍微重一点的设备就得陷进去。
不过,经过这三年自然沉降,在压路机一夯实,基本上不成问题。
余磊凑过去看图纸,手指点在“主厂房基坑”那几个加粗的字上。
上面是电厂项目的‘心脏’位置,挖开了,这个位置就是结构主体了。
老刘抬头看他一眼,把图纸往他面前挪了挪:“可不是嘛,这基坑深十五米,宽四十米,相当于在海边掏个大池子,要是按‘严禁超挖’的规矩来,每挖一米就得撑一层,半点马虎不得。”
这种方式,就是边施工,边支护。
说话间,施工单位的小王拎着一摞蓝色的技术交底单跑过来,把工人都召集了,然后,分给在场的每个人。
念各种注意事项。
莫清零在一旁监督,补充。
这些交底单子,是项目部打印的,上面写了开挖顺序,还有支撑的间距,工长让每个人都签了字再干活。
他把自己那张三折两折塞进口袋,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摸出个皱巴巴的鸡蛋,飞快地剥了壳往嘴里塞。
“这都快中午了?”
“大热天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了吧?”
“还能吃吗?”
早上发的鸡蛋小王一直没舍得吃,这会儿跑了两趟路,早饿了。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余磊拍了拍他的后背,目光扫过不远处的板房区,那里刚支起个蓝色的核酸检测棚。
工地上多了一道工序,核酸检测。
现在听区里的意思,就是每天都要做一轮,跟吃“家常便饭”一样。
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搬着物资往里走。
闭环管理这些天,每天下午三点的核酸雷打不动,工人按班组排队,连机械司机都得停下手里的活计去捅嗓子眼。
在这里,“大白”比领导都管用。
“昨天后勤说,鸡蛋又到了一批,虽然不多,但每天一个能保证。”
余磊这话没说错,闭环里的物资不算丰裕,但大白菜、土豆管够,鸡蛋这种“硬通货”能每天发一个。
这种全依靠政府协调。
公司基本上只负责厂区内的运送,跟打仗一样。
冷链车,区域管控。
人,物,车辆都是管控的。
下午一点,太阳把地面烤得发烫,踩在上面能感觉到鞋底的橡胶在微微发软。
毕竟是劳保鞋,带钢板的,就算直接一脚踹飞“小钢板”都不带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