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根小旗,插在“贞观大道”的某一段上。
“儿臣提议,由工部故意泄露一个‘假情报’出去。就说,‘贞观大道’中段,一座关键的百丈石桥,因‘神仙土’配比出现问题,桥墩内部发生严重开裂,必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秘密封路维修。届时,此路段的守军将大部撤离,以方便施工,防御将是前所未有的空虚。”
“这太冒险了!”杜如晦立刻反驳,“殿下,此乃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万一世家信以为真,将情报传给突厥,颉利趁虚而入,我们岂不是弄假成真?”
李世民也皱起了眉头,觉得此计太过行险。
李承乾却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父皇,杜相,这不仅仅是假情报,更是一个‘捕鼠笼’。”
他转向李世民,目光灼灼:“儿臣最近命人研制出了一样小玩意儿,名曰‘千里镜’。此物虽不能真看千里,但在晴好之日,于高处俯瞰,十里之内的飞鸟走兽,皆清晰可见。”
“此外,儿臣还从夜校的毕业生中,挑选了一批最机灵的斥候,教了他们一套用旗帜和镜面反光传递信息的法子,名曰‘旗语’。一炷香之内,便可将十里之外的情报,无声无息地传递回来。”
他用手在沙盘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长安通往北方的所有要道都囊括了进去。
“我们只需将这些配备了‘千里镜’和‘旗语’的斥候,像撒网一样,布置在世家可能传递情报的所有路线上。来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自以为隐秘的信使,从离开长安的那一刻起,他的一举一动,都将在我们的注视之下!”
“我们不仅要抓住信使,还要截获他身上的密信。这,就是铁证!”
甘露殿内,一片死寂。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承乾。
千里镜?旗语?
这已经不是什么奇谋巧计了,这是一种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全新的战争方式!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全方位的监视与信息压制!
许久,李世民才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他看着自己这个儿子,眼神复杂到了极点。他原以为承乾只是擅长经世济民的阳谋,没想到,在兵家诡道和阴谋布局上,他同样有着鬼神莫测的手段。
“好!”李世民猛地一拍御案,“此事,朕就交给你全权负责!皇城司、百骑司,乃至京畿卫戍部队,皆由你调遣!朕要你,将这些国之蛀虫,连根拔起!”
一道太子手令,从东宫发出。
整个大唐最精锐的情报和军事力量,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军中悍将李靖、侯君集、尉迟恭等人,听闻太子殿下要布局抓内鬼,竟主动请缨,甘愿听从调遣。他们早已对这位能造出“神仙土”、想出“责任终身制”的太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如今有机会见识太子的用兵之术,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很快,朝廷开始“按计划”行事。工部传出消息,贞观大道某段石桥出现问题。大批军队开始调动,营造出防御空虚的假象。
五姓七望的眼线,果然上当。
这个“天赐良机”被迅速传回了太原王氏。
当天深夜,一名打扮成行商的信使,怀揣着一封用蜜蜡封口的密信,骑着快马,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了长安城。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出城的那一刻,数里之外的一座山岗上,一面镜子在月光下微微一闪。
紧接着,一道道无声的信号,通过镜面反光和旗帜挥舞,在黑暗中迅速传递。
一张由太子李承乾亲自编织,结合了后世特种作战与信息战思维的巨大捕鼠笼,已经悄然合拢。
那名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信使,正一头扎向了猎人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