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成了一名小学生(2 / 2)

想想当年多花的那些钱,小姑娘也是一阵心疼,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上了班才知道钱是好东西,真是钱难挣屎难吃啊!

王氏没想那么多,她倒是觉得小姑娘说的挺对的,她家大孙子不就是老丢东西么。

“成,那就再多买十个本子,十根铅笔,三块橡皮。”

王氏也是大手笔了,大手一挥就买了一堆,惊的关小松三天合不拢嘴。

买这么多,他们得用到啥时候去?

关元元压根不在意,只多了十个本子而已,想当年她亲奶一买就是一百本,铅笔橡皮都是一盒子一盒地往家买,这么点东西真不多。

这时供销社里卖的小书包还是绿色的帆布斜挎包,上面印着红色五角星,就这,都不是每个孩子能用得上的,每每挎着这样的书包从街上走过,都会引来一大堆羡慕嫉妒的目光。

关家不差钱,几个孩子倒是能人手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几乎都是老母亲买块布头亲手缝制的,或是家里的哥哥姐姐淘汰下来的。

背着小书里,里面装着文具盒和本子,铅笔橡皮放在文具盒里,关小松三人美滋滋的,昂首挺胸像是胸前挂着大红花的小英雄。

供锁社人多,关长山让王氏带着几个孩子站在门口等着,他又进去买了盒饼干和一包绿豆糕,准备当成孩子们学习进步的奖励。

还别说,关长山还是挺会教育孩子的,想法也多,这种物质奖励机制在日后大大提高了除关元元之外的五个孙子,学习上更有劲头了,每天都埋头苦读,只为了那块甜甜的绿豆糕或是两块小饼干。

县里下属的公社也有小学,但教学质量和食品厂子弟小学的没法比,人数上也差了不少,好处就是离家近。

而且食品厂子弟小学不招外人,全是食品厂内部员工家的孩子,关小天最开始上学时就是去的公社小学,后来是关大海去食品厂上班,去年九月份才把他转到食品厂子弟小学的,同关小辉一起上学。

家里有六个孩子要一起上学,关大海的自行车就没法带了,以前都是关小辉坐前车杠,关小天坐后车座去上学,晚上放学时关大海还没下班,两个孩子都是走回家的。

关长山没办法,只得花了点钱从修理自行车铺那里买了零部件,又找人焊了个车斗,由关大江和关大河轮着骑车带六人上学。

因为有关元元,王氏和关长山可舍不得她走回家,于是晚上接孩子的任务也安排给了两人,其他五个孙子可以接不到,但关元元务必得坐车回来。

转眼到了九月一,第一天开学,关元元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王氏和丁玥,那可怜巴巴的小眼神儿惹的王氏直抹眼泪,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家不要关元元想将她送人呢。

回过头关元元又可怜无助地看向了一同上学的南夜。

南夜好笑地用力摸了把关元元的脑袋,“元元今天开始是个小学生了,是大孩子了,可不兴哭鼻子,等晚上放了学,南夜哥哥去找你玩儿好吧?”

关元元瘪着嘴点点头,老大不乐意地让关大江骑车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