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帝在太极殿接受百官朝贺,年轻的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他当众宣读由萧辰亲自拟定的捷报,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捷报中,阐述如何利用精准情报,锁定北狄秘密补给点,派遣精锐小队千里奔袭,一举焚毁其大量粮草军械;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挑动北狄内部矛盾,……以少胜多,打得北狄主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而这一切策略的核心构思与后勤保障、情报支持的功劳,捷报中虽未过分渲染,却明确无误地指向一个人——摄政王妃,云锦!
“王妃云锦,忠义贤德,智计超群,于此次大捷,居功至伟!若非王妃运筹帷幄,保障后勤,洞察先机,断难有此酣畅淋漓之大胜!”萧辰在捷报中的评价,毫不吝啬,掷地有声。
朝堂之上,再次因为云锦而震动。之前那些暗地里议论“王妃之权,倾覆朝野”的声音,在这铁一般的功绩面前,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无论内心如何忌惮,此刻,无人能否认云锦对这场国战的决定性贡献。
庆元帝目光复杂地看着殿中神色各异的臣子,心中五味杂陈。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朗声道:
“摄政王妃云锦,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传朕旨意,加封云锦为‘护国夫人’,赐丹书铁券,享双倍亲王俸禄,锦瑟阁特许皇商资格,涉猎品类再无限制!另,赏黄金万两,东海明珠十斛,蜀锦百匹,以彰其功!”
这份封赏,不可谓不厚重。
“护国夫人”乃是超一品诰命,地位尊崇无比;丹书铁券更是免死殊荣;皇商资格与无限制经营品类,意味着锦瑟阁的商业帝国将再无官方障碍。
庆元帝此举,既是不得不做出的嘉奖,也未尝没有将她进一步推向风口浪尖、试图以名利束缚的深意。
圣旨传到摄政王府时,府内上下欢腾一片。仆从们与有荣焉,纷纷向云锦道贺。
云锦跪接圣旨,脸上带着得体而平静的笑容,谢恩,接旨,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不见丝毫得意与骄矜。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这滔天的荣耀与权势之下,隐藏的是何等汹涌的暗流与即将到来的风暴。
她并不在意这些封赏,她在意的,是随着捷报一同送达的、那只给她的、薄薄的一封家书。
遣退众人,独自回到锦瑟阁顶层,云锦才小心翼翼地拆开那封带着边关风沙气息的信函。
信纸是萧辰惯用的暗纹宣纸,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银钩铁画,一如他本人般霸道凌厉,然而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却炽热得几乎要将纸张点燃。
【锦儿吾妻亲启:】
开篇五个字,已让云锦鼻尖一酸。
【见字如晤。】
【玉门关外,黄沙百战,金甲磨穿。每每夜深,独对孤月,唯念你怀中温暖,耳边软语。边关苦寒,远胜京华,然心中揣着你予我的计策与支撑,便觉浑身是胆,热血难凉。】
【此战之胜,首功在你。若非你洞察先机,断其粮草,裂其内部,我军纵有十倍之勇,亦难撼其根基。我的锦儿,是这世间最耀眼的明珠,是助我翱翔九天的凤凰。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如今战事已定,残局收拾还需些时日。然我归心似箭,恨不能肋生双翼,即刻飞回你身边。每每思及你独守空闺,为我筹措粮草,应对朝堂风波,我便心痛难当,恨自己不能相伴左右。】
【锦儿,等我。待我处理完军务,即刻班师回朝。此次回去,我必不再让你受丝毫委屈,必给你这天下最尊荣、最安稳的一切。我要让全天下都知道,你云锦,是我萧辰此生唯一挚爱,是我江山社稷不可或缺的另一半!】
【纸短情长,言不尽意。唯有一念:思你,念你,盼重逢。】
【夫,辰,手书于玉门关大营。】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虚伪的客套,只有最直白、最滚烫的思念与爱意,以及那份要将天下捧到她面前的霸道承诺。每一个字,都像带着他体温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云锦的心上。
她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熟悉的笔迹,仿佛能透过纸张,触摸到他写信时专注的神情,感受到他澎湃的心潮。
泪水,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信纸上,洇开一小片模糊的水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