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厉害了。”明令宜不由感慨,果然这些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
她之前也想过找人誊抄,这样的话,成本最低。
可是现在拿到冯漱玉给的邸报,明令宜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跟她合作。
冯漱玉见明令宜满意,自己脸上也露出笑。
“那我现在就让人将这些摆放在我们书肆门口。”冯漱玉说,“我连牌子都写好了,这三日,这些邸报是不做售卖的,只用于在我们书肆里购书满五两银子才赠送。”
明令宜点点头,这也是她先前就已经跟冯漱玉商量好的。
“这上面可是有两位大人还有皇上的私印,想来肯定不愁有人买单。”冯漱玉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由看向明令宜,然后做了个佩服的手势。
她们最初商议的时候,可没有想过在这上面盖上评审人的私印。但是昨日,明令宜却查人送来了三种私印。
李昀的私印是加紧让人做出来的,跟以往他用过的私印都不一样,上面还专门纂刻了小字,表明只是做为诗作的评审使用。
明令宜也是昨日在做端午礼盒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她们食肆的端午礼盒上面,明令宜准备做一枚小印,印在礼盒上,让人能一眼看见。
的确是有不少人知道这是她们明家食肆的东西,但也是有人不知道的。
这邸报上的诗作也是一个道理。
的确是有很多人知道这都是她们明家食肆前段时日评选出来的诗作,但还是有人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这评审人是两位朝廷命官,还有一国之君。
既然想要推广宣传出去,当然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所以明令宜赶紧派人去给府尹大人和少卿大人递话,将无伤大雅的私印要了来,再问李昀也要了一枚印。
送去观文堂后,冯漱玉也很配合,临时又刻印,将这三枚私印加印在了邸报上。
如此一来,将这份邸报摆放出去,再挂上一牌子,用显眼的字迹标注出来,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冯漱玉这边的人一下楼去安排,明令宜跟冯漱玉仍旧坐在露天的顶楼上,围炉煮茶。
两人都没多说什么,但都在安静地等着
流芳书肆本来在朱雀大街临街的位置上,每日的人流量就很大。
而今日,当冯漱玉让人准备的“当今圣上,京兆府府尹大人,大理寺少卿大人倾力推荐”这样的牌子一挂在门口后,那些走过路过的,只要识字的百姓,就没有一个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和好奇,纷纷朝着流芳书肆涌来。
至于那些不认字的,在看见不少人都朝着一家书肆走去时,也不由拉住身边的人询问。
“哟,你还不知道啊?这流芳书肆可刻印了当今圣上都指点过的诗作,甚至上面都还有圣上的私印!你想想,我们寻常老百姓,哪里能观摩圣上的私印啊!现在不仅仅可以在流芳书肆观摩,还能买回家呢!那我还不得赶紧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