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周子心经 > 《孙子兵法》:看懂“势”,你就赢了一半

《孙子兵法》:看懂“势”,你就赢了一半(2 / 2)

“奇正之变”是造势的精髓。孙子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他把看似复杂的策略归纳为“奇”与“正”的变化组合,就像做早餐时,煎蛋是“正”(常规做法),加点葱花、芝士就是“奇”(出人意料的变化)。

任势则是顺应和借助已有的势能。就像转动木头和石头,方的容易静止,圆的容易滚动。善于任势的人,会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04 势的应用,从战场到日常生活

“势”的思维不仅能用于军事,也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职场和商业中。

在职场中,说话行文来点“趣说”,就能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作家冯骥才曾幽默地解释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被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这种有趣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是在营造一种吸引人的“势”。

在商业策略上,顶级玩家不卖商品,卖“接口”;不抢市场,抢“盟友”。这正应了孙子的战略排序:“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最高明的战略是从谋略上战胜对手,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最差的才是强攻城池。

甚至做一顿早餐也能运用“势”的智慧:煎蛋时突然发现牛奶快溢出来了,赶紧关火用余热——这就是“任势”,顺应形势而不是硬碰硬。

把握势意味着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正如孙子所强调的,善于作战的人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下属。

05 逆势时的策略,智者也会用的方法

即使最懂“势”的人,也会遇到逆势期。这时孙子的智慧同样适用。

逆势时的第一原则是“冻龄”。周文强提出三句“黑话”:业务冻龄,即砍掉所有非现金流动作;团队冻龄,只留“能扛KPI也能扛眼泪”的人;心智冻龄,每天写200字“情绪日记”,把panic(恐慌)翻译成pn(计划)。

新东方砍掉1500个教学点后,直播间里仍能保持6%的转化率,靠的不是俞敏洪的鸡汤,是“冻龄式”成本归零。守势不是躺平,是把心跳调到60以下,等下一声发令枪。

逆势中也要学会灵活应变。孙子专门用《九变篇》讲述灵活应变的重要性,打仗就像跳舞,不能死板,要根据节奏变化随时调整。

势的本质是动态变化的,今天的逆势可能正是明天顺势的起点。孙子指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混乱可能从有序中产生,怯懦可能从勇敢中产生,弱小可能从强大中产生。因此,即使在逆势中,也有可能孕育着转机。

面对复杂项目时,高手会先“造势”——整理桌面、列出清单、召集相关人员,营造专注氛围。一旦势形成,后续工作便如水到渠成。而新手往往直接扎进细节,结果事倍功半。

真正理解“势”的人,不再东张西望等风来,而是开始低头造风。当你能在生活、工作中创造并利用势能时,世界会悄悄为你让路。

无论是职场竞争还是日常生活,看懂“势”,确实已经让你赢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