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费平常也会收,这就是城外百姓不爱进城的原因之一。
别看入城费只有一个铜板,但是在普通百姓家里,这也不是小钱。
一个铜板能买啥?
一个野菜饼子,或是能喝碗茶。
要是天天进城,那一个月得浪费多少饼子?
这时候老宋家两口子,也才想到了这个问题。
“孩儿他爹,你看还要不要进城?”
“三个人就是三个铜板哩!”
“有这钱都能给儿子买个糖人儿玩了!”
宋母一说话,宋父就气不打一处来。
“我说跟你个娘们真是讲不了理!”
“要回你回去!咱们今天可是来领钱的!”
“交了三个铜板,领回去几十两银子。”
“这里外里的,哪头轻哪头重你分不清吗!”
宋母被宋父吼的缩了缩脖子。
“要,要不我走?”
“少个人也能少一文钱……”
他们家在队伍里吵吵,旁边的人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并不是说两人省钱不对,而是对于送孩子的看法有些不一样。
尤其是那心疼孩子的,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两口子没脑子。
“我说,既然都来了,那就进城看看吧!”
“孩子要是有了仙缘,以后可就在不得见了!”
“今儿就是最后一别,当父母的至少送孩子最后一程啊!”
说话的人是个挑扁担的大汉,他身边可是带了一大家子人。
男女老少快有十口人了。
全排在队伍里,等着进城送孩子。
老宋家两口子一看,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当然,说话都是男人的事儿,宋母倒是抿了抿嘴,躲到丈夫身后去了。
老宋却看着大汉一家子,心里直犯嘀咕。
“兄弟,你们家怎么来这么多人?”
“儿女也都带上了,这是全都要测仙缘的?”
大汉把扁担往地上一放,还拍了拍身边站着的小闺女。
“对!我大儿子之前测过了,没有那么好的命!”
“正好也就留在家里让他养老了。”
“现在家里的二儿子和小闺女是来测仙缘的。”
“我们家也不指望能得多少钱,主要还是想让孩子有个好前程。”
“五年前的那次盛况你没来吗?”
“仙人满天飞,真是壮观!”
“要是我们家孩子有福气,想必也能仙气飘飘的在天上飞一飞。”
“但是真要是选上了,那就很有可能再也见不到面了。”
“仙门给咱们发安家费,但是孩子空手走也不合适。”
“我这两个筐子里,全都是给孩子带的吃食,铺盖!”
“毕竟是咱们身上掉下来的肉,儿行千里路,当大人的能不担心吗!”
老宋随着大汉的动作,往那筐里一看。
好家伙,被褥,点心包裹,还有拨浪鼓,小木马!
再看自己家,他和媳妇两袖清风,还真是啥都没给孩子带!
但他尴尬也就在一瞬间,回头脑子里就活动开了。
他之前确实是没敢上仙门收徒。
没结婚的时候,也不往城里跑。
这结了婚之后,最近几年才开始抬着梨子进城做买卖。
他没有经验,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这大汉的身上。
“兄弟,你看我们这也没个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