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可能是个假道士 > 第43章 人攀明月不可得(3)

第43章 人攀明月不可得(3)(1 / 2)

一千年的时间,足够人世间沧海桑田,足够一名有天赋的修士飞升,也足够叫朝夕相处的五人,养成一种独有的默契。

五位昆仑祖师,在千年之前便是大成就者,有了祖师修为;后在昆仑山洞天之中,足不出户,镇守千年,五人心意,已经悉数归一。除了还保留有些许性格不同之外,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心意相通,浑然一体,一人开口,等于五人开口,再没有什么彼此,也是某一种奇门修行之法。

这五位昆仑祖师,靠着昆仑山洞天独有的玉髓之气,以及西王母遗落凡尘的仙桃等物,本身已经是超脱了寿元的桎梏,打破了一千三百年的大限,其存在本身,就是不符合天地法理运转的。若是五位祖师,一直死守在玉虚宫遗迹之中,凭借圣人法理庇护,或许活再久都不算稀奇;然而其一旦暴露在天地法理之下,却是相当于舍弃了看不到头的寿元,再不是永劫不灭之身,也是做出了舍弃。

当然,正所谓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附焉”,一旦末法浩劫爆发,人间道统断绝,别说是凡尘俗世,就是天界天庭,古西天极乐世界,甚至是超脱天地玄黄之外的混元大罗圣人,都将不得安宁,五位昆仑祖师,在那样的情况之下,自也难以保存自身,始终是要站出来的。

但正如凡尘俗世之中,“尊老爱幼”的心念一样,对于这五位活得超过了极限的祖师,从头至尾,灵均老道等人都没有动过惊动他们的心念,也是其身为得寿之人,本身的存在便是天地法理的错漏和空缺,若能维持五位祖师的存在,对于最终对抗天地世界,都是有着一定的帮助的。

然而今时今日,再无人能够稳坐钓鱼台。正如三千年前,封神战中,早已超脱的混元大罗圣人也是不得不涉足红尘,亲自插手一遭;如今的五位昆仑山祖师,也不可能再偏安一隅,远离中原,始终是要回转此间,为道门,为道统,出一份力的。

至于昆仑山洞天本身,倒是最不需要操心的一处洞天所在。其靠着西王母的庇护,就足以在一应浩劫之中存留下来;若是西王母力有不逮,降下玉虚宫遗迹的元始天尊,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无论如何,在浩劫彻底降临,中原道统崩溃之前,昆仑山都绝不会有事,这也是当年东王公授意徐福,一定要夺下昆仑山洞天的一个重要缘故。

留下神魂印记之后,五位祖师着实仔细地看了看望舒和吕道长,面上多少有些神情复杂,又是听得吕道长一时开口道:“五位祖师亲临,我等便再无困扰之处。多得五位祖师庇护,道门才能延续至今。吾辈心中感念,万不敢有丝毫忘怀。”

此言一出,五位祖师的神情都是缓和了许多,始终是吕道长和望舒,一个是东王公的部分本质转世,一个更是彻彻底底的月御古神,虽然身为道门弟子,身份却是超然,即使五位祖师面对他们,都不好太过干涉和节制。

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王朝不能有两位君王,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就连凡俗都懂得这等道理。道门如今,从上到下,都必须拧成一根绳,把握在一只手中,却是再不能出现两头分治,各自为政的情况。五位昆仑山祖师露面,便已经能够将福地洞天凝聚一处;然而望舒和吕道长,却是本不在他们的管辖之下,多少有些纠结和麻烦。

吕道长这一番话,便是认可了五位昆仑祖师的绝对权威,以身作则,表示合作和顺从,却是一下子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叫五位昆仑山祖师心中放松许多。至于望舒,倒是从来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始终他还是灵均老道之徒,又是曾在昆仑山得五位祖师恩惠,自是一应合作,再无二话的。

有了吕道长的话语,五位昆仑山祖师便也点头道:“承蒙东华帝君不弃,我等便觍颜出一出头。既是虚无梦境开辟,便该叫一众掌教前来留下印记。我等这便前往五岳,分别坐镇,换他们教宗以上的修士,前来此间,留下神魂印记!”

吕道长微微点头,也晓得五位祖师先去五岳,是对自己的尊重和示好,心中自也感念,便也再不多说什么。望舒则是听闻这等话语,一时开口道:“祖师在上,此去千万小心那上主的诡异手段,若然遇上任何麻烦,千万记得在虚无梦境之中,与弟子说上一声!”

望舒这话,虽是有些僭越,却也着实合情合理,乃是别说一众修士,就是望舒自己,单独对上上主,都是觉得心中没底。当世之间,除了灵均老道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丝毫不畏惧上主之外,其余一众修士,都是要对那位诡异大能多加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