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缘由(2 / 2)

他们一家原本早就打算先行离开,去到隔壁省城避难,可听了在县衙当差的叔叔说,朝廷下发了赈灾银子和粮食,很快就要到吴江城了,哪怕到他们村子里晚一些,可终究叫人看见了希望。

也不贪多,只需要一点粮食,够他们能活过这个冬天够了。到了春天,他们哪怕挖野菜、树根、树皮,都能活下去。

可偏偏,就是这一点微末的希望,被彻底打破了。

吴江城贪官当道,不仅侵吞了全部款项,更是将几个对其不满、试图上诉为父老乡亲们讨回公道的小官扣上贪墨灾银、草菅人命的名头,满门抄斩。

敢于反抗的都被杀了,临死前还要被扣上一口人人唾骂、遗臭万年的黑锅,更是害了自己无辜的家人。余下的人也怕了,要么同流合污,要么也默默不做声,再不敢出头。

等了一个月,等来这样的结果,陆家人的粮食早已见底,实在没了办法,只得举家搬离故土。

可故土难离,难得不仅是心中的不舍,还有沿路的危险与饥饿。

当时一起上路的,除了最后流浪到南河村的陆父和陆老爷子,还有陆老爷子的父母、陆父的母亲、兄长、妹妹、陆老爷子的两个兄弟一家,一大家子整整十五口人,活下来的只有两个。

他们家里穷,一路只能步行,和同村决定迁徙的人一起。家里的粮食不多,再是如何节省也不够这么多人吃的,只能先紧着老人和孩子,其余青壮和妇人都是靠着挖沿路的草根、树皮勉强果腹。可只填饱肚子还不够……他们是人,不仅会饿、会渴,还会生病。

最先撑不住的就是陆老爷子的父母,他们当时已经有五十多岁,常年耕作,身子原本还算硬朗,可两个老人心疼孩子,洪灾之前便常常把碗里的糙米拨给最小的陆父和妹妹,后来几乎断粮,吃的更是少的可怜,身子便慢慢糟蹋坏了。更加之正是多雨的季节,虽然不再下的密集,可也是连着几日都是绵绵细雨。

又是饥饿、又感染了风寒,两个老人自知已经是拖累,打算偷偷离开队伍自生自灭,索性被陆父发现及时阻止了,两老看着最疼爱的孙儿蜡黄精瘦的小脸蛋儿,心里难受极了。

可终究抵不过病魔的侵袭,两老先后去世,一大家子人还不等从悲痛中回过神来,便发现最小的女娃、陆父的妹妹陆双也发起了高热。

随后倒下的是陆父的二婶儿,她生育时伤了身子,本就有些体弱,又累又饿的情况下,终于撑不住了。接着是他大伯,因为有坏了心思的同村人跑来偷粮食,甚至还想侵犯陆父的一个堂姐,当时便发生了冲突。

人心难测啊。

原本是和善可亲、关系不错的一家,最先起歪心思的青年甚至是陆老爷子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性子活泼开朗,爱闹爱笑的,陆家人同他都很熟悉。可也是这样熟悉的一家人,为了维护变得畜生不如的青年,和陆家反目成仇,争吵的时候先上了榔头,砸伤了陆家大伯。

虽说最后他们也没讨得什么好,参与其中的都挂了彩,被集中关照的青年更是断了一条腿、脑袋也肿成了猪头。

被拉开之后,两家人因何发生冲突其他村里人看的清楚,便都疏远了那一家,渐渐的,队伍中便看不见他们了。

可无论那家人下场如何,也换不回陆家大伯的一条命。刚发生过洪灾的地界,最多的便是污水和淤泥,医疗条件本就落后,更连个能止血的草药都没有,只能用最柔软的里衣简单做个包扎。

伤势重,又得不到治疗,后来伤口更是感染发炎,很快便去世了。

陆家人悲痛极了,可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