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啊。“
李叔皱著眉头。
“你確定这大棚真能种出菜来冬天那寒风刺骨的...“
“李叔。“
苏建国拍拍老人的肩膀。
“我打听过了,东北那边有人已经成功了。只要墙够厚,塑料布够结实,里面温度能比外面高十几度呢!“
张大柱第一个响应。
“建国哥帮过我家,我信你!我这就带我家两个小子来干活!“
就这样,在苏建国的动员下,二十个村民扛著铁锹、锄头来到了山坡上。
苏建国早已在那里等候,身边堆放著准备好的木板、夯具和麻绳。
“各位乡亲。“
苏建国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声音洪亮。
“咱们今天开始建第一个大棚的北墙。工钱一天一块五,管中午一顿饭!“
村民们发出欢呼声。
一块五一天的工钱,在当时农村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
工作很快展开。
苏建国亲自示范如何用木板夹出墙的形状,如何將土一层层夯实。
他脱掉外套,和村民们一起干活。
“再夯实一点!“
苏建国用木夯使劲砸著新填的土层。
“这墙要撑一冬天的风雪,必须结实!“
中午时分,王桂香带著几个妇女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大锅燉菜、玉米面窝头和自家醃的咸菜。
苏建国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討论下午的工作安排。
“建国哥。“
张大柱啃著窝头问。
“这墙为啥要这么厚我看別人家的猪圈墙也没这么讲究。“
苏建国放下碗,耐心解释。
“大柱,这墙可不比猪圈。冬天北风像刀子一样,墙薄了热量留不住,菜就长不好。咱们这墙两米厚,冬天外面零下十几度,墙里面还能保持零上呢!“
就这样,在苏建国的带领下,第一个大棚的北墙在三天后终於完工。
苏建国亲自检查每一寸墙面,用手掌感受夯土的紧实程度,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
他拍了拍沾满泥土的手。
“明天开始第二个!“
半个月后。
当第三个大棚的土墙即將完工时,苏建国发现准备的木板不够了。
他决定亲自回城採购材料,顺便看看家里的情况。
清晨,他骑著自行车,沿著崎嶇的土路向四九城驶去。
现在的阳光已经不那么毒辣,微风吹拂著他晒得黝黑的脸庞。
进城后,苏建国先去了木材厂。
凭藉在工厂工作时的关係,他顺利买到了需要的木板和木桩。
將材料託付给送货的马车夫后,他看了看手錶。
才上午十点,还来得及回家一趟。
苏建国的自行车停在熟悉的四合院门前。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母鸡在啄食。
他轻轻推开院门,院子里飘著燉菜的香气,他深吸一口气,紧绷的神经顿时鬆弛下来。
半个月没回家,还真是想念啊。
“谁呀“
王秀兰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隨著锅铲碰撞的声响。
“我。“
苏建国把沾满泥巴的布鞋在门框上磕了磕。
厨房门帘猛地被掀开,王秀兰繫著蓝布围裙冲了出来,手上还沾著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