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家父郑泌昌 > 第7章 :插手新安江大堤工程

第7章 :插手新安江大堤工程(1 / 2)

“处理好了”

郑泌昌吃过早饭,停在院中,郑兆安主动跟上来。

“是的。”

郑兆安擦了擦嘴角,手帕还给春桃。

“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郑泌昌再次提醒道。

“是!”

郑兆安接受敲打。

“隨我去书房吧。”

今日傍晚就要回信,郑泌昌宿醉还没完全清醒,晕晕乎乎的。

到了书房,郑泌昌坐定,又喝了口雨前龙井。

郑兆安掏出昨晚上写的东西,规规整整摆在他面前。

“所谓字如其人,这字还要继续练。”

郑泌昌没看內容,一眼扫过去,只能说字跡工整。

若是一一点评,各个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好的,父亲。”

郑兆安虚心接受。

父亲能走到这一步,必有其成功可取之处。

郑泌昌定眼一瞧,细细阅读其中內容。

这应该是郑兆安第一次写策论,问题很多。

忽略这些瑕疵,郑泌昌把握住了,郑兆安应对方案的关键。

毁堤淹田的事情要做,不仅要做,而且还要超额完成去做。

郑兆安认为,切入点在新安江大堤。

既然大堤一定要出问题,那何必再浪费银两在大堤上。

不修大堤,那修什么

郑泌昌迫不及待地阅读下去,想要知道儿子给了一个什么方案。

郑兆安给出的答案,是三十五米高竹筋混凝土拱坝。

大坝选址在建德上游,位於岭后村附近。

建了这个大坝,至少会淹掉淳安八千亩良田。

这只是郑兆安想到的第一步,隨著技术发展,郑兆安的目標是一百零五米的大坝。

到那个时候,整个新安江將再也不会有水患!

看到这里,只是郑兆安方案的一半。

“一派胡言!”

郑泌昌看完郑兆安的方案,拍案而起。

“我竟然相信一个八岁小儿的癔语!”

郑泌昌懊恼道。

“《尚书禹贡》有言: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郑泌昌引经据典,说的是大禹治水,疏浚本源。

他读过很多史书,类似的言论很多。

如《汉书沟洫志》:“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岂不遽止,然其死可立而待也。”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修筑河堤,引导入海,是每一个官员的共识,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確。

至此,郑兆安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超前大胆的方案,对抗的不仅仅是罗龙文,还有以父亲为代表的时代。

“父亲,我若是可以证明,堵好於疏呢”

郑兆安站起来,八岁的身体,蕴含著二十五岁的气势。

这个方案的基础,就是1959年开建的新安江水电站。

自其建成,近乎彻底消除了新安江的水患,也为后续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经验教训。

水电站效果呢,百年一遇降为十年一遇,对颱风雨的削弱,更在三成以上。

后又陆陆续续建造了很多水电站,供给两岸电力,助力当地发展。

郑兆安估算过,一百零五米的水坝高度,需要大明二十年的全部財政。

可將高度降低到三十五米,坝体选用高竹筋混凝土拱坝,费用则可降到百万银两以內。

大坝筑成,淳安必淹。

若是隨著科技发展,坝体高度来到一百零五米,淳安城都將沉入千岛湖湖底。

“你怎么证明”

郑泌昌见郑兆安信心十足,他的气势反而弱了下来。

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姑且听一听,或许有用呢

郑泌昌之所以有这点希望,是因为郑兆安提过的改稻为桑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