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1 / 2)

而后者任其打量,坦言道:“陛下大可相信臣,您也清楚臣的处境,很难不露出些马脚惹人怀疑。”

听了这话,对方终于放下心来。

“倒是辛苦爱卿了,唉~”长叹一声,像是在感叹些什么。

事实上,若不是裴家那小子主动在他面前露出真面目,他恐怕怎么都不会连想到,一直被他误解为趋炎附势之人的丞相投靠太子只是权宜之策。

那个时候,麒儿负气离开不见踪影,身为一国之主不得不以大局为重废除太子改立晟彦,等到局势稳定之时丞相已投靠晟彦门下,自然无从追究其中缘由。

所以即便心中存疑,最后也只能无奈面对所谓的事实——麒儿推心置腹之人却是那趋炎附势之徒。

“陛下多虑了,这都是臣该做的。”

听听这话说的,倒是跟他打起官腔来了,若不是对他误会一事还有不满?

想到这事确实是他这个做君主的不是,打岔道:“不说这些了,不若说说钱将军的事。”

“臣想着钱将军之事,陛下大可放任,不必动怒。”

“哦?怎么说?”其中难道有其他说法?

“一方面钱将军确实是领兵守边的不二人选,另一方面,陛下是否忘了此人与远在边关裴将军的关系?”

“爱卿的意思是说,朕大可因两人不和关系,将人派回来?”

“不错,京城人人皆知钱将军与裴将军有私仇,必然是不能共事的,若是因此意见相左造成边关难守,便是得不偿失了。”

“倒是打得一副好算盘,让裴锦回京,你们打得什么注意?”

‘你们’这个词用得极妙,这是认定了他与裴骅一派,无奈一笑道:“陛下误会了,此事全是臣个人所愿,与他人无关。”

“原来如此,那好,此事朕准了,退下吧!”

后者起身行礼,“嗯...还请陛下能帮臣保密,臣...”

对方摆手制止,“朕知晓了,朕会密函一封派去边关,至于你是否会被怀疑,还是要看你自己了。”

“臣明白,臣在此谢过陛下,那...臣就告退了。”

......

茶馆内

“请太子殿下安。”

对方并不吃这一套,“本太子可受不起丞相大人的安。”

想到会是面对这样的情况,讪讪一笑,“太子殿下说笑了,太子殿下人中龙凤自然当得臣的礼。”

对方摆手指了指对面的座位,示意人坐下聊,倒也没客气。

“殿下何故这样与臣客气?”

冷笑一声,“你自己做了什么还用本太子说?”

依然装傻,一副无辜表情,“臣不明白殿下在说什么?不如...殿下明言?”

“你与父皇在殿上说了什么?”

恍然大悟,“哦~殿下是说这事?臣只是与陛下探讨些往事罢了。”

“往事?”他倒要看看这人还要如何狡辩?

“殿下也知晓臣愿是太子的门客,自然也与钱将军相熟,想着替故友谋些福利罢了,也不枉相识一场,绝非是阻碍殿下之事。”

见人还是不信,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不如...殿下就看看钱将军可会安然到往边关,到时自然能证明臣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