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们先出去吧。”
张爱玲回到病房后跟护工打了个照面,就匆匆地去找俞老板商量,并且说出她在医院发现一个苗子。
俞老板一听,十分不赞同道:“你确定她能行?”
张爱玲点点头。
“你该不会被骗了吧。”
张爱玲好笑道:“让你去做的烧烤,卖得怎么样?”
俞老板情不自禁鼓掌,“好的很。”
“既然我一次能够成功,那么你为什么不愿意相信我的眼光?”张爱玲灵魂反问。
她没有逼迫俞老板而是选择了看向不远处。
昨夜来时,厂子里空旷,只有她们,今日鲜活的就像是热闹的街市。
她道:“我们试试才有机会。”
“我是怕……”
“怕什么?”张爱玲提出了一个好建议,“你可曾想过如何让我们厂的利益更大化?”
“你有什么好主意?”
第一时间,俞老板就发现张爱玲浑身都在发在光,尤其是她说话时的笃定,好似这间厂子就是以她为主宰的大本营。
他很高兴能够拉入张爱玲这样的人入伙,只是太激进的做法,俞老板就怕他们的资金会耗不住。
张爱玲早有预料道:“你觉得我进入这里为什么有特别的多的**?”
“你人好?”
想了半天,俞老板也只憋出了三个字。
张爱玲哈哈哈笑了起来,“你还怪幽默的。”
“别再卖关子了!”
“行,我说。我们可以让大家都成为股东,说句最简单的话,让人人都觉得自己是老板,他们愿意给我们打工,变成自己给自己打工,不就生产力上来了吗?”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厂有很多快临期的产品,比如说方便面,罐头等等,可以按照时间的长短来进行价格的上的浮动。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厂里最快要过期又热销的产品是什么?”
俞老板一口道:“是方便面。”
“会有这么巧的事情?我没记错的话,外面的方便面都是五分钱一包。”张爱玲对方便面这种货印象相当深刻。
七十年代方便面的竞争压力比较小,大多国内只有几个厂子可以造方便面,或许在大城市方便面是个硬通货,价格能卖得好一些。
但在海岛,不少人都是靠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过着,哪里会去外面消费多少。
就他们家属院除去不能干的军嫂,其他家里大小院都会种上不少的菜,方便自家人吃还能省钱。
就算是去供销社,也是去排队卖肉,压根不会选择方便面这类快销品。
俞老板这的方便面别提有多难,愁得他就是想送人都送不出!
他道:“是啊,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这批方便面销售出去,哪怕是半分钱送人也行!”
“我还真有一个主意。”张爱玲贼兮兮地道:“你想不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