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的路程之后,便看见前方有火光,走进看时,只见火堆旁围坐着五个人,都穿着青冥弟子的服饰,旁边是几个简单的帐篷,对面还有一条小河。
丝丝缕缕的香气顺着风飘散开来,樊筱琴当先叫道:“叶师叔,我让您给我留的野鸡腿你没偷吃吧!”
一个人转过头来笑道:“呦,丫头,回来了!”这人正是叶荣,见樊筱琴他们都回来了便招呼道:“当然留着了,览月,还有你的鱼。嗨!你们几个小鬼回来得还真是时候,野鸡和鱼刚刚烤好,外脆里嫩,火候正好!”卫天广也招呼道:“怎么这时候才回来!快来快来,你们不回来,你们叶师叔也不许我吃,我都快饿死了!”樊筱琴笑道:“还是叶师叔好,总想着我们。”卫天广道:“怎么,叶师叔待你们好,我就待你们不好了?你不信问问你们二师叔和三师叔,我这肚子叫唤的一声接一声,连起来都快成一首小曲儿了。”这话一出口,说得众人一阵哄笑。
叶荣和卫天广既是同乡,又是一起拜师学艺的同门师兄弟,两人性格开朗随和,不拘小节,他们入门时间又比张潜等人迟的多,是青冥派第三十二代弟子中入门最晚,也是最年轻的,虽然占着师叔的地位,却比众师侄大不了几岁,很容易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樊筱琴待他也不过是如面对自己的大哥哥一般随和,叶荣和卫天广也不以为忤,反而欢喜。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站起身来问道:“览月,滴泪珠追回来了吗?”览月道:“师父放心,追回来了!”接着又把庞靖天之事说了,那男子叹道:“原来是这样,览月,庞将军一片苦心,你一定要明白。”览月颔首道:“弟子谨记。”
男子瞥眼向览月身后看去,见南恒身边站着个少年书生,便问道:“恒儿,这位公子是……”
苏临渊走上前来向他行礼道:“小侄苏临渊,如果没记错的话,您应该就是张伯伯吧。”眼前这男子正是谢平秋座下大弟子张潜,苏临渊和张潜唯一一次见面是在杨元路的寿宴上,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张潜相貌并未有太大改变,只是生了白发,蓄了胡须,是以苏临渊能一眼就将他认出,但苏临渊从小小孩童长到七尺高的少年,早已形貌大改,张潜一听“苏临渊”三字,这才想了起来笑道:“原来是你!难怪瞧着眼熟,这么多年不见,你都长这么大了。”
火堆旁的几名弟子听到“苏临渊”三字,纷纷围了上来,当年卫天广和叶荣自参加了杨元路的寿宴见过了临渊琢玉之后,便将关于两个孩子的传闻都带到了青冥山,山中弟子都是常年清修,偶尔奉命下山去捉妖,也总是来去匆匆,不敢分神,长久以来难免觉得生活孤寂枯燥,苏韩两家街中相遇,再到临渊琢玉的传奇事件,被两人宣扬得沸沸腾腾,整个青冥山都晓得了苏临渊和韩琢玉的名字,当一个久闻其名的人突然出现,众人都觉得兴致盎然,像是欣赏着一件奇珍异宝一样盯着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