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江书晚的求助(2 / 2)

江凛犹豫了一下。

父亲,就算咱们把七殿下救出来,新帝也不会善罢甘休。

江震冷笑。

他敢追,晚晚在海外手握重兵,我在京城还有镇国公府的兵权,他要是敢动手,我就敢带兵冲进宫。

江屿倒吸一口凉气。

父亲,这可是造反的罪名。

江震转过身。

老子这辈子什么没干过,当年先帝登基,朝堂上反对的人多了去了,还不是我带兵平定的,新帝要是敢动我孙女婿,老子就让他知道什么叫镇国公的铁血手腕。

江凛和江屿不再说话。

他们知道老爷子是动真格的。

接下来的三天,镇国公府表面上风平浪静。

江凛去了户部,捐了十万石军粮。

江屿在醉仙楼请了王侍郎,陪着喝了整整一夜。

江福也成功把巴豆粉送进了七王府。

第三天夜里,七王府的老管家张伯捂着肚子被抬了出来。

禁军头领皱着眉。

去太医院。

张伯痛苦地摇头。

太远了,我快不行了,去城东的济世堂。

禁军头领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行,但只能去一刻钟。

马车往城东去。

半路上,一辆装满柴火的牛车突然翻倒,挡住了去路。

禁军头领怒骂。

谁家的车,赶紧搬开。

几个农夫慌慌张张地去搬柴火。

趁着混乱,一个黑衣人悄无声息地摸到马车边。

他敲了敲车板。

张伯掀开帘子,看到黑衣人手里递过来的纸条。

他接过纸条,迅速塞进怀里。

黑衣人已经消失在夜色中。

前方的柴火终于搬开,马车继续前行。

张伯靠在车厢里,手按着怀里的纸条,心跳得厉害。

回到七王府,张伯一瘸一拐地走进萧景琰的院子。

禁军头领冷眼看着他。

别耍花样。

张伯连连点头。

不敢不敢。

他进了屋,萧景琰正坐在桌边看书。

看到张伯进来,萧景琰放下书。

怎么了。

张伯跪在地上,声音发抖。

殿下,老奴拉肚子,去了趟城东。

萧景琰皱眉。

拉肚子有什么好说的。

张伯抬起头,眼神里藏着什么。

老奴在路上遇到了镇国公府的人。

萧景琰瞬间明白过来。

他站起身,走到门边看了看。

禁军在外面站岗,隔着一段距离。

萧景琰转过身,低声问。

什么话。

张伯从怀里掏出纸条,递上去。

萧景琰展开纸条。

上面只有一行字。

三日后子时,地道在西厢房地窖。

萧景琰看完,立刻把纸条扔进烛火里。

纸条瞬间烧成灰烬。

他看着跳动的火焰,声音很轻。

知道了。

张伯松了口气。

殿下,老奴这就去准备。

萧景琰摇头。

不用准备什么,越平常越好,这几天照常吃饭睡觉,别露出破绽。

张伯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萧景琰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夜色。

他想起江书晚。

想起她在海外建起的书晚城。

想起她信里说的那些话。

景琰,我会等你。

萧景琰低声自语。

晚晚,我马上就来。